黃昏,孔門弟子正在做晚飯,或淘米,或劈柴,或燒火,突然黎鉏闖進采報告說:“今夜有人欲向夫子師徒下毒手,太宰說,請夫子即刻動身,免遭不測?!?/p>
孔子明白了一切,急令收拾啟程,淘好的米被倒進口袋里,裝上馬車。馬車急速前行,車后是淅淅瀝瀝的水滴……
黎鉏將夫子一行送出城去,迎接他們的是茫茫黑夜……
黑暗吞噬了一切,遠山,近樹,城樓,只留下模糊的身影。
夜幕下,城樓上一位身材矮小的老者,正在躬身施禮,拜送孔夫子遠去……
夜色濃重的茫茫的原野,孔子師徒正在疾馳趕路,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了一片樹林,正行間,松林深處竄出兩個高大的蒙面人,怒吼一聲:“孔丘,哪里去!”
子路忙撥長劍,但已來不及了,一歹徒挺搶向車內(nèi)刺去。與此同時,另一歹徒亦揮刀上前,像似欲爭奪頭功,將第一個歹徒的槍架走,保住了孔子性命。子路抽出長劍,與兩個歹徒格斗廝殺,讓同學(xué)們趕緊保駕夫子前進。
兩個歹徒都十分驍勇,子路寡不敵眾。說來奇怪,其中一個明在與子路格斗,暗中仿佛卻在助子路一臂之力,因而子路方得以和他們廝殺若干時光而不分勝負。突然,一歹徒追上了孔子,挺槍便刺。另一個也追了上去,見擋架不迭,手起刀落,將頭一個歹徒砍為兩段。子路從后邊殺來,見狀似乎明白了一切,不再進攻。
蒙面人解去面上黑布,抱拳躬身道:“夫子受驚,奴才這廂賠罪。”
孔子急忙還禮:“壯士保護孔丘不死,恩重如山,何罪之有!”
壯士提過那顆血淋淋的頭顱,用刀挑去黑布,星光下隱約可辨右額角上那道三寸多長的刀疤……
又有三名壯士從松林中出來,一齊向孔子施禮問安,他們都是奉晏太宰之命,暗中保護孔子師徒出齊境的。
高昭子的陰謀破產(chǎn)了,他與晏嬰的較量再次以失敗而告終。當然,他不會就此罷休,正在思慮這場斗爭的前前后后,總結(jié)失敗的慘痛教訓(xùn)。
晏嬰執(zhí)政,三十年來,始終奉行著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魯,互為唇齒,歷代聯(lián)姻,素為甥舅,決不肯輕易用兵,在一些臣僚看來,有許多天賜伐魯良機,都被晏嬰有意地放棄了。齊魯關(guān)系,屢屢一觸即發(fā),都被晏嬰緩和了。正如晏嬰對孔子表示的那樣,在他執(zhí)政期間,決不使齊魯交戰(zhàn)。晏嬰對魯,頗有些逆來順受,他每每力排眾議,惹得群臣議論紛紛,乃至不滿。高昭子正是抓住了齊魯關(guān)系的這一現(xiàn)實,大肆制造流言蜚語,諸如晏嬰賣國求榮,犧牲齊國的利益,換取個人的賢名;晏嬰接受俘“三桓”之重金賄賂,里通魯國,是魯之季孫氏安插在景公身邊的一個內(nèi)奸……危言聳聽,不一而足。千遍謠言成真理,眾口鑠金,久而久之,昏庸之輩漸漸對晏嬰失去了崇戴與信賴,乃至離心離德。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魯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魯昭公與孔子師徒先后來到了齊國,推動著高昭子這個彩球滾動得更加歡快了,無處不現(xiàn),耀眼生輝。
為了除掉晏嬰,高昭子擬定了兩個方案,第一是收買孔子師徒,借刀殺人;第二,唆使景公親近重用孔子,出兵助魯昭公復(fù)國歸位。這第二個方案,可收一箭雙雕之利,一是以孔子抵消取代晏嬰的影響和位置,孔子既是靠高昭子薦舉、周旋而為景公所用,則必然對高昭子感恩戴德,甘愿為其所用。當然,用孔子,這不過是權(quán)宜之計,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自己把持朝政。二是給滿朝文武和舉國上下造成親魯、媚魯?shù)腻e覺,而這一切正是太宰晏嬰所為,屆時再組織力量,發(fā)動政變,殺死或驅(qū)遂晏嬰,像當年殺崔杼逐慶封那樣。欲實現(xiàn)這第二方案,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光靠高氏一族孤軍奮戰(zhàn),猶似以卵擊石,只有高、欒、田、鮑四族聯(lián)手,方能夠抵御晏嬰的強大勢力,戰(zhàn)而勝之。
自孔子師徒一踏進齊國的疆界,高昭子這兩條方案,便雙管齊下,尤其對那第二方案,更是煞費苦心,幾乎傾注了全部心血和力量。
欲聯(lián)絡(luò)四族,同心一向,對付晏嬰,并非易事。雖說四家都想寵于君王,都有取晏嬰而代之的野心,但他們畢竟曾發(fā)生過不共戴天的廝殺格斗,欲捐棄前嫌,破鏡重圓,談何容易!高昭子輾轉(zhuǎn)數(shù)夜,熬煎多時,方忍辱含垢,鼓足勇氣,硬著頭皮,登田、鮑二府之門,游說聯(lián)絡(luò),曉之以利害,動之以真情。
高昭子的祖父高強,年輕時便嗜酒成性,欒施亦系酒鬼,二人常在一起狂飲,每每喝得酩酊大醉。田無宇和鮑國,則是正人君子,十分鄙視欒、高二人的丑惡行徑。久而久之,四族形成兩派,彼此少有來往。
高強與欒施一起聚飲,醉后常議論田、鮑兩家長短,田、鮑聞之,漸生疑忌。一天,高強與欒施又在飲酒,醉中高強鞭打奴仆,欒施非但不勸阻,反而火上澆油,致使家奴皮開肉綻。奴仆懷恨在心,乘夜色奔往田府,向田無宇報告說:“欒、高欲聚家甲偷襲田、鮑二家,時間定在明天下午?!背鎏锔减U宅,家奴所言雷同。鮑國信以為真,當夜約田無宇密謀,決定先發(fā)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