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的大腦中都裝了些什么(3)

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 作者:云曉


2. 情感特點

“媽媽,我們班好多同學作文寫得可好了,他們都是在網上查的資料。”三年級的小雪放學剛回到家便對媽媽說。

“是嗎?他們都查得什么資料了,跟媽媽說說。”媽媽感興趣地說。

“媽媽,咱家也買臺電腦吧,這樣學習也更方便。”小雪轉移了話題。

“你現(xiàn)在還小,媽媽一定給你買好不好?”媽媽想了想說。

“不好!”小雪生氣地沖進自己的房間,從此好幾天沒有理媽媽。

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學齡期孩子以學習為其主導活動,因而其大量情緒情感內容與學習活動和學校生活相聯(lián)系。學習的成敗、在班集體的地位、同伴間的關系,都會使孩子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

學齡前孩子的情緒表現(xiàn)比較外露,他們容易激動,具有很大的沖動性。例如故事中的小雪,因為媽媽沒有答應給她買電腦便好幾天不理媽媽,這些都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正常表現(xiàn)。

學齡期這個階段,媽媽們沒有必要為孩子的情緒波動太大而著急,因為隨著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適應,他們的情緒會逐漸穩(wěn)定下來,在總體上說是平靜而愉快的。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其情緒總體上有以下特點:

情緒的穩(wěn)定性在增長;

情緒的內容在不斷豐富;

情感的深刻性在發(fā)展;

道德情感逐步發(fā)展起來。

3. 行為特點

小迪最近有了新的愛好,就是收集《水滸》卡通卡片,為了收集更多更全的卡片,他不惜花錢買,甚至用自己心愛的電動玩具與別的孩子換。

后來,媽媽知道了這件事情,就問他:“你知道梁山好漢中有幾只虎嗎?”

“有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其他的想不起來了?!?/p>

“我來告訴你吧,梁山好漢中共有十只虎,他們是插翅虎雷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病大蟲薛永、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母大蟲顧大嫂。那你知道好漢中有幾條龍嗎?”媽媽故意問孩子。

小迪搖搖頭,但他對此非常感興趣,便開始閱讀小說。從那天起,小迪愛上了讀小說,也不再去收集卡片了。

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生有了比較長遠的目的,行為可以不為直接目的所左右了;他們行動的沖動性和受暗示性也開始減弱,個人行為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了明顯進步;但是,從總體上講,孩子行為的果斷性和堅持性還比較差,往往在“果斷”中露出盲動,在堅持中表現(xiàn)出依賴。因此要教育好孩子,媽媽必須了解孩子在這個時期行為的特點。

故事中小迪的行為就有很強的盲目性,也許是心血來潮,也許是受同學的影響,開始喜歡上了收集卡通卡片。但是在媽媽的正確引導下,他很快喜歡上了閱讀。在學齡期這個階段,孩子需要一個明智的引領者為他們引領方向。

4. 個性發(fā)展特點

上四年級的王陽有個小本子,有一天,他給媽媽看他的本子,里面竟然有他“發(fā)現(xiàn)”的二十幾條數(shù)學“定理”。媽媽看后,發(fā)現(xiàn)兒子的總結有些是錯誤的,但大部分是正確的。于是,她給王陽買了好多數(shù)學方面的課外書,鼓勵孩子學好數(shù)學。

學齡期是孩子興趣和愛好的形成階段,媽媽們要留心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特點,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興趣、愛好的傾向,及時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任何兩個孩子的個性傾向和心理特點完全相同。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興趣,不管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媽媽都要小心地培養(yǎng)和呵護孩子的興趣。

5. 自我意識特點

與學齡前兒童相比,學齡期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加自覺,更加明確地意識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與中學生相比,他們的自我意識更多地依賴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權威人物的評價——主要是教師和家長。他們十分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肯定,而對于同學的意見則不太在乎。因此,媽媽要時常表揚和鼓勵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讓孩子充滿自信地走完小學階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