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秦楚締結(jié)姻親,屈原流放漢北
張儀不死,楚難未已。
一切人算都勝不過天算。張儀也沒有料到對他言聽計從的秦惠王居然早赴黃泉,而繼位的秦武王壓根就不信任他。
張儀無奈,只得悶悶不樂地回到魏國。此時想起楚國那么多冤魂野鬼,恐怕都與自己的陰謀有關(guān),于是精神恍惚,夜夢妖精索命,頓時驚怖而亡。
秦王、秦相不死則已,一死就一大片。繼秦惠王和張儀之后,即位剛剛四年的秦武王,也于公元前306年命喪黃泉。人死如燈滅,政治家們的一切野心和豪情,頃刻間都毫無意義地灰飛煙滅。
現(xiàn)在是秦昭王繼位。秦昭王立足未穩(wěn),加之其母本為楚女,因此上任不久,就與楚國定下了黃棘(今河南新野)之盟,并商議互通姻親,再續(xù)秦楚血緣之好。
黃棘之盟的激烈反對者,還是不識時務的屈原。
屈原對所謂秦楚聯(lián)姻嗤之以鼻。他認為老虎一旦長大,獅子一旦哪天睡醒,總還是改不了吃人的本性;疏遠齊國,疏遠了其他同盟國,這才是最大的損失。因為最大的心腹之患必是秦國。當今天下,能夠吃掉楚國的,也只有秦國一國。
楚懷王對喋喋不休的屈原深感討嫌。這書呆子不識時務、不領(lǐng)潮流、不懂權(quán)變,老是講那些聯(lián)齊抗秦的舊原則有什么用處?而且屈原在好幾次朝班上言辭激烈,咄咄逼人,太不給楚懷王面子。
怎么辦?放逐他,讓這個書呆子到鄉(xiāng)下去清醒清醒,呼吸一些新鮮空氣!
于是,屈原27歲(公元前313年)時從左徒之職被降為三閭大夫,這是他政治事業(yè)的第一次低潮;相距約10年后,36歲的屈原又再度被那些誤國的權(quán)奸圍追打壓,遭受到貶謫鄉(xiāng)下的不公正待遇。險惡的政治斗爭,又將屈原從波峰浪尖之上,一下子拋到了落差極大的谷底。人的一生,能有幾個10年,經(jīng)得住幾次打擊呢?
離開郢都,前往流放地漢北,屈原的心底蕩起了陣陣波瀾。他長途跋涉,歷盡艱辛,終于來到了漢水上游的鄖縣、襄樊一帶。
煩悶憂傷、憤懣不平到了極點,他便寫下了沉郁的《抽思》詩篇:
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但無論怎樣失魂落魄,屈原仍把自己比成是輕盈的小鳥,絕世的佳人,雖說有著濃重的陌生感:
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
他把自己比成無人賞識的佳麗,唯有愁苦相伴;唱起憂傷的歌兒,他自己安慰自己,自己舔干精神上留血的傷口。在漢北,屈原至少被下放了5年??墒亲约撼钥嗍茈y倒在其次,他卻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心國家大事,不在為楚國的一連串災難而揪心。――――――――――
你看秦楚議和之后,齊、魏、韓三國痛恨楚國破壞了六國聯(lián)合抗秦的“合縱”局面,于公元前303年合力進攻楚國。懷王只得將太子田橫送到秦國當人質(zhì),哀求苦惱地請秦國前來解圍。
你看楚太子田橫自小教養(yǎng)不夠,在秦國為非作歹、打架斗毆,在殺死了一位秦大夫,犯下人命案后連忙逃回楚國。
秦國便以此為由,與齊、魏、韓三國一起,組成多國部隊攻打楚國,斬將掠城,令楚兵陳尸兩萬,血流漂杵……
再看輸昏了頭的懷王,又將太子田橫送往昔日的友邦齊國為人質(zhì)。秦國重新發(fā)怒,再逞虎狼之威,于公元前299年再攻楚國,輕而易舉地侵占了楚國的8座重要城池。
齊國久受楚國欺騙,盡管有楚太子田橫在此,這時候也依然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坐山觀虎斗……
屈原不忍國家蒙難、將士捐軀,眼中流淚,心底流血,和著血淚寫下了威武悲壯的《國殤》,為那些前仆后繼的民族英雄們安魂,表彰了勇士們不可戰(zhàn)勝的浩然正氣: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神!
寫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血戰(zhàn)強敵的戰(zhàn)斗,描摹了勇士們視死如歸、壯心不已、死戰(zhàn)到最后一刻的感人情態(tài),最后祈禱烈士們勇武剛強的英靈早些各得其所,或為正義之厲鬼,或為威武之神圣。在中國詩歌史上,很少有描摹戰(zhàn)爭場面的詩歌能寫得如此威武雄壯、浩氣磅礴、慷慨悲歌、力拔千鈞。在屈原自己的詩歌中,《國殤》也具備自身獨一無二的強悍力度。
屈原在漢北流放了許久之后,他的一些流傳甚廣的詩歌,終于為楚懷王所看到。想到屈原的高妙才氣與一貫忠誠,懷王終于解除了屈原的流放令,讓三閭大夫重新回到朝廷中來。
年滿40的屈原,總算活著回到了郢都。
男兒正值盛年,其志高遠,其心堅定,其情最真,其路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