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雖九死其猶未悔——詩祖屈原(1)

我輩豈是蓬蒿人 作者:謝柏梁


 

從古到今的中國人有若恒河沙數(shù)??墒怯钟心囊晃粐四軌蛞l(fā)起一個全民族的乃至國際性的節(jié)日,被古往今來的人們所不斷思念?

一、千年萬世,獨領風騷

中國的文學源遠流長。殷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銅銘文,其中都包含著一些帶有文學意味的歌謠卜辭。《尚書》等歷史散文,《論語》等諸子散文,上古口頭文學中的神話傳說,周代文獻中約三分之一是由歌謠韻語寫作的《周易》,都與文學作品靠得非常近,但卻都不是純粹的文學作品。

誰來執(zhí)掌中國文學的開山帥旗呢?迄今為止,大家都一致公認屈原該坐這頭一把交椅。

作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文學家,屈原將中國文學從民間創(chuàng)作、集體創(chuàng)作乃至無意識的創(chuàng)作,從散文、神話中的泛文學創(chuàng)作,成功地轉型為文人創(chuàng)作、個體創(chuàng)作和有意識的文學創(chuàng)作。他從民間文學和古代文化的母體中孕育出來、發(fā)育成長為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位巨人。

這位文學巨人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詩歌方面。作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位大詩人,屈原完全可以說是中國詩歌之祖。

屈原之前也有詩歌。

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中國誕生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对娊洝樊斨杏性S多絕妙好詩,但卻都是不著名姓的民間歌謠。有幾篇詩歌說是一位叫“尹吉甫”的樂官所作,但那幾篇卻是缺乏生氣的“官樣文章”。至為偉大的孔夫子,也就是十分認真地作了些刪減編輯的工作。

因此,我們說屈原之前雖有詩歌,但沒有正式的詩人。

中國比較正式、相對專業(yè)的詩人從屈原始。是他,把古代南北詩歌從短篇制作發(fā)展為長篇巨制,把通常的單篇詩歌擴充為系列組詩,把《詩經》中的四言句式變成為六言為主、生動活潑的多元句式。

以屈原的《離騷》為標志,以屈原的詩作為主體,后人將這一時期的楚國文學定名為“楚騷”或者“楚辭”。

成語“獨領風騷”中的“風”,本來指以《風》為代表的《詩經》,“騷”則是指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后來人們以此來指得風氣之先、領潮頭之上的卓絕人物,則是從原意中引申出來的意義了。

屈原,又是愛國的代名詞。

中國目前最早有文字編年記載的歷史年代始于周厲王姬胡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春秋(前770~前476)、戰(zhàn)國(前475~前221)時期,隨著地方勢力的日益強大,逐漸破落的周王朝有若夕陽西下、氣息奄奄,最后就連一點象征性的意義也蕩然無存。乃有諸侯各國,逐鹿中原,彼此大戰(zhàn),血流漂杵。遂出亂世英雄,逞強爭豪。說客辯士,雄辯滔滔。周游列國,各呈風騷。朝秦暮楚,時改其招。有奶便是娘,無利速相拋。春秋無義戰(zhàn),強權即公理,信然也。

作為這一時期最為著名的愛國英雄,屈原卻總是一以貫之地生在楚國,長在楚國,報效于楚國,流放于楚國,自沉于楚國。為了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活,為了以楚國為腹地,進而統(tǒng)一中華民族,屈原殫精絕慮,雖九死而不悔。

正因為有了以屈原為代表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愛國精神和統(tǒng)一旗幟,楚人才能在不太長的時間里推翻秦王朝(前221~前206),建立了威武雄壯、富裕強盛的大漢帝國。

在楚人立漢、定都關中后,愛國英雄屈原便成為最負盛名的前輩作家,以楚辭為代表的南方文學成為主流文學,這就推動了北方文學在不長的時間內迅速楚化。

這種楚化的結果是漢賦作為漢代的標志性文體的登堂入室,成為輝煌壯麗的皇家官方文學。它如漢代五、七言詩的蓬勃興起,也與楚辭的激發(fā)與推動直接相關。

無論在愛國主義風標的建立,抑或在推動新文體的建立方面,屈原的影響都是無與倫比的。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盛贊屈原的創(chuàng)作“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屈原“逸響微辭,卓絕一世”,這是并無夸飾的評價。

因此,屈原、蘇武、岳飛、文天祥等人,成為中國歷史上頂天立地的愛國英雄。

屈原的家鄉(xiāng)在今天的湖北秭歸縣,秭歸的得名來源于屈原的聲望。

傳說屈原被流放之前,曾經十分委屈地回到家鄉(xiāng)小住。深愛他的姊姊女媭(亦作女須)聽說兄弟回家,連忙趕回家鄉(xiāng)與屈原團聚。屈原為姐姐的深情所打動,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語道:“姊歸,姊歸!”

秦與西漢置縣時,深為屈原姐弟的情義所感動的家鄉(xiāng)人民,一再要求將該縣命名為“秭歸”,姊秭同音,借以紀念屈原姐弟。官府也最終采納了老百姓的建議,于是秭歸縣名一直沿襲到今天。

屈原之死,引發(fā)了一個流傳久遠的盛大節(jié)日。

公元前278年初夏的五月初五日,62歲的屈原不忍祖國的蒙難,毅然以身殉國,自沉于長沙東北的汨羅江。

楚國人民和全中國人民都為這位愛國詩人而惋惜,都為之所感動,都在這一天吃粽子、飲雄黃酒,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其象征意義是為了早點趕去將詩人從水中搭救起來。

這一天,便是流傳于今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近年來,中國范圍內的龍舟節(jié)已經在向世界范圍內滾動。一些國家的人民已經將紀念這位中國詩人的節(jié)日,發(fā)展成為如火如荼的水上健身運動。

1953年,去世已經有2231年的屈原,仍然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選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了一些友好國家的隆重紀念。從此,屈原在國際上的聲譽愈來愈大。

讓我們撥開歷史的煙云,在時空的隧道中上溯,從而得以走近屈原,走向這位中國詩歌的開山祖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