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收購貝爾斯登的壯舉(2)

杰米-戴蒙的金融帝國 作者:(英)帕特麗夏·克瑞沙弗莉


貝爾斯登的衰落造就了信貸危機中的第一批受害者,無論是將其畢生的儲蓄都投資于公司股票的員工,還是奉行不干預方針的公司高管,都損失慘重。由最初的迷惑,演變成了強烈的抗議:為什么會變成這樣?這將不會是最后一次聽到這種重復的疑問。貝爾斯登事件喚醒了人們對信貸危機嚴重程度的認識。這不僅僅是局限于導致小銀行陷入困境的不良貸款問題。貝爾斯登這家原來令人尊敬的投資銀行頻臨破產(chǎn)的邊緣。而問題遠不止是如此,這只是危機的開始,還會有更嚴重的事情發(fā)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將要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公司將要破產(chǎn),美林證券將被出售,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向政府申請850億美元貸款以免于倒閉,接下來又需要400億美元以補充資本金,剩下的兩家獨立大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將要改制為銀行持股公司,以滿足存款的流動性。在2008年3月,沒有人預料到上述事件會發(fā)生。當時貝爾斯登遭遇了信用危機,因為有傳聞稱其存在流動性問題,稍后證實該傳聞并不真實。對于一家具有85年歷史,在華爾街擁有固定位置的公司來說,如此的衰敗是悲慘的。對貝爾斯登的救助計劃由摩根大通完成,這是唯一能勝任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務的公司,摩根大通只用了一個周末就完成了原本需要數(shù)周甚至數(shù)月才能完成的談判。收購貝爾斯登使戴蒙的聲望顯著提高,盡管隨后市場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稍稍減弱了這一并購的價值。摩根大通在戴蒙的領導下,采取相對保守的經(jīng)營方針,在易得信貸和流動性泛濫的市場環(huán)境中避開高風險的信貸衍生品。甚至還曾因此而受到批評,認為與其他在結(jié)構(gòu)性投資工具(SIV)和次級債務抵押債券(CDO)上保持大量風險敞口的銀行相比,摩根大通在現(xiàn)代化的信貸衍生品上的收益太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