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現(xiàn)在除了管理一個對沖基金,我還有了自己的財經博客,叫做“Jeff Matthews Is Not Making This Up”,報道投資圈內那些讓我兩眼發(fā)亮的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在投資圈可謂家常便飯,但伯克希爾年會是我目前為止所遭遇的最奇特、最有趣的見聞。
回到家,我開始在博客上記述我的這次伯克希爾之旅。我原本以為了不起寫個兩節(jié)或三節(jié)的系列報道。誰知讀者反響出乎意料的熱烈。他們喜歡這種關于奧馬哈,關于伯克希爾股東,關于巴菲特和芒格之間關系的巨細靡遺的第一手觀察資料。
因此我干脆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幾乎一點不漏地寫了出來。我記述了巴菲特回答每一個問題時的那種方式——不管是什么問題,他都抱以尊重和熱忱,無怪乎會場里的每一個人都以“我是一名伯克希爾股東”為豪。我也記述了一些不那么錦上添花的主題,這在坊間那些近似神話的報道中是不會涉及的。比如,這么一位言必稱社會改革的億萬富翁之一,在他召集的年會上,出席的非裔美國人股東卻幾近于無。這樣一路寫來,到結束時,這本書已經變成了一篇自敘性隨筆。
2008年5月,貝爾斯登轟然倒閉,金融界陷入了大動蕩,一片混亂。在此當口,我又只身重返奧馬哈,去參加伯克希爾年會。這次,有31 000人前來聆聽“奧馬哈先知”的面諭。他和他的合伙人這次回答了60多個問題,提問者老老少少,來自世界各地,一點也不夸張。而且,這些問題中透露出了從未有過的燃眉之感。
之后,我對博客上的那篇隨筆進行了擴寫,成就了這本書。它描述了2007年和2008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分別對應2006和2007財年。讀者們將隨我前往那個成就了巴菲特及其輝煌投資生涯的中西部城市,去發(fā)掘他成功的秘訣,去了解為什么不僅是他的股東,就連伯克希爾的經理們也視之若神。
在書中,我還審視了一些不常被提及的問題:為什么巴菲特仍持有那些日薄西山的業(yè)務?巴菲特廣為人知的“鐵公雞”脾氣是否阻礙了公司發(fā)展?在列席可口可樂公司董事會期間,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金融分析專家是否忽略了那些有問題的銷售做法(美國證監(jiān)會后來曾介入調查這些做法)?作為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的橋牌搭子和最好的朋友,為什么巴菲特不買科技股票?巴菲特怎樣使他著名的社會改革言論不至于冒犯那些追隨他的白人投資者?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他死后,伯克希爾將往哪里去?
一些問題的答案甚至連我自己都吃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