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投資咨詢業(yè)(參見第5章)與現(xiàn)在有很大不同——當時,整個行業(yè)的操作方式都很原始,專業(yè)性不足。經紀商們仍在向客戶收取壟斷性的高額傭金,而且依然把持著大部分的資產管理業(yè)務。那時已經出現(xiàn)了理財規(guī)劃師,但是他們的職能與工作范圍同現(xiàn)在有很大的區(qū)別——當時,他們主要為客戶做稅收籌劃,幫助客戶避稅。1986年稅收改革法案出臺后,這一群體因再無用武之地而慢慢消亡了。獨立的注冊投資咨詢師——也就是我頭上頂著的這個頭銜——當時已經問世,不過人數(shù)很少,而且常常被迫做一些與投資咨詢不相干的業(yè)務以賺取傭金。在這十年當中,我一直處在漂泊不定的狀態(tài),常常是剛找到了幾個新客戶,就又丟掉了幾個老客戶,有時還得去承接一些亂七八糟的業(yè)務來賺錢糊口。
我曾依靠在圖書館查資料來獲得報酬——這與在學校讀書非常相似。在互聯(lián)網尚未問世的時期,由于信息的獲取不像今天那么容易,因此光是憑借收集資料就能讓你獲得報酬。通過提供有關股票、行業(yè)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信息,我也賺到了一些錢。例如,我曾經研究過非處方藥品的負面效應以及會影響到哪些制藥廠的利益。我還向客戶推薦值得投資的股票,這也贏得了一些報酬。還有一些客戶找到我讓我提供投資建議,我想他們肯定以為這樣做就相當于偷偷摸摸地拿到了我父親的投資意見。我還幫助其他一些人構建了投資組合或擬定了理財計劃。在我的協(xié)助下,幾家小企業(yè)成功地把自己賣給了大買家。我曾經聘請了一位兼職秘書,她只在我這里干了九個月就辭職了。她說我是一個卑鄙傲慢的老板。也許是吧。誰還愿意為我工作呢?我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但是在這段期間,我讀了很多有關管理和商業(yè)的書籍,而且多年來我一直保持著每個月閱讀30本貿易期刊的習慣,例如《化學周刊》
(ChemicalWeek)和《美國玻璃》(AmericanGlass)。我研究了各式各樣的企業(yè)。我曾經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仔細研究鋼鐵制造、玻璃制造、玻璃纖維、化肥、制鞋業(yè)、農用設備、起重設備、煤炭開采、機器工具、表層采礦等等各種類型的化學制品以及電子元件制造業(yè)。在這十年里,我開始研究市銷率(price-sales-ratio)這個重要指數(shù),后來正是以此為契機,我的事業(yè)得到了飛速地發(fā)展。在這十年里,雖然我沒有明確職業(yè)方向到底是哪里,但總歸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