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節(jié):為什么我們越來越快(8)

為什么我們越來越快 作者:(德)彼得·博夏德


同樣,民間流傳的史詩中也沒有時間的印記。史詩中記載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沒有具體的年代。中世紀晚期,人們崇尚靜靜等待。經(jīng)濟發(fā)展要求充分利用時間,但是這種要求在該時期并未被重視。

緩慢的旅行

中世紀和近代初期,時間的忽略和緩慢的生活態(tài)度已經(jīng)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規(guī)律、價值標準和法律法規(guī)之中,最后影響到周圍的環(huán)境。人們建設城市時,任何加速努力都徒勞無功。靜止是中世紀城市的建筑風格,城市的街道曲曲折折,到處坐落著密密麻麻的屋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不可能有很快的速度。笨重的旅游車根本無法通過狹窄的街道,厚厚的城墻擋住了去路,不管是商人、郵差還是敵人,都無法進城。晚上城門關閉以后,即使有十萬火急的信,信使也必須耐心等待。

與城池一樣,自然環(huán)境也被用來減慢速度。除了少數(shù)對速度感興趣的人之外,大多數(shù)人會利用自然環(huán)境保護自己。復雜的地形能迷惑為非作歹的雇傭兵、到外搶劫的軍人和慣于偷雞摸狗的流浪漢。通達的道路會為強盜、土匪和其他來搶奪食物的敵人大開方便之門,而且讓他們在洗劫一空后可以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蹤。

因此,當我們看到羅馬帝國時代建立起來的發(fā)達的公路體系到了中世紀就逐漸衰落,甚至被附近居民當做采石場時,就不會感到奇怪了。人們都清楚:路況越差,軍隊或者特權(quán)階層就越不會輕易出行,就可以從過路人身上掙更多的錢,例如提供拉車的馬匹、維修損壞的車輪和軸承,并且準備休息的地方。18世紀末的很多地方,當?shù)氐鸟R車夫、修車工和造車匠甚至會去破壞街道,因此當時的大多數(shù)街道就像鄉(xiāng)間的小道一樣,路面坑坑洼洼。雖然用石頭鋪設的路面能減少路面阻力,從而大大提高速度,但這并不符合當時人們的意愿。法國歷史學家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曾這樣形容中世紀的交通狀況:“中世紀漫長的道路令人望而生畏,行路之難猶如上青天。”“直至18世紀末,輪船航行一直是人們的首選,而陸路交通幾乎處于癱瘓狀態(tài)?!边@是費爾南德?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的評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