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片風行的年代,歷來是喜劇蔚然成風,各種類型電影的喜劇題材相繼衍生,譬如警匪喜劇、科幻喜劇、社會喜劇、功夫喜劇、武俠喜劇……
以華語武俠電影為例,幾十年間幾經(jīng)興衰,興起的標志是武俠片開始呈現(xiàn)喜劇元素,愈來愈夸張熱鬧;衰落的象征則是冒出充滿反諷意味的諧仿鬧劇,無意中成為武俠片的階段總結(jié)。
一、同輩反諷·《神經(jīng)刀》(1969)
華語武俠片源遠流長,上世紀20年代就有《火燒紅蓮寺》遭禁的社會影響。50年代之后,由于政治大氣候,武俠片僅限在香港市民階層流行,《七劍十三俠》、《白骨陰陽劍》之流的“粵語殘片”始終淪為制作粗糙的“七日鮮”,難登大雅之堂。至60年代后期,邵氏發(fā)起“武俠新紀元”運動,雖然被長鳳新的《云海玉弓緣》搶了頭功,但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后來居上,不僅大幅提升武俠片的藝術(shù)及制作水準,更成為賣座保證。隨后胡金銓赴臺灣執(zhí)導《龍門客?!?,票房大賣,正式掀起港臺爭拍武俠電影的熱潮。
張徹電影素以陽剛慘烈著稱,直至70年代傅聲出現(xiàn),其功夫片才有幽默元素。至于古裝武俠,要到1977年才拍出一部喜劇風格的《江湖漢子》。反而胡金銓與李翰祥同受北方曲藝熏陶,早在《大醉俠》中,岳華就已詼諧有趣,《龍門客?!分械氖h也是好開玩笑,最典型是最后群俠斗曹閹被削去下身袍襟,還來句“差點和你一樣嘍”的戲言。不過,60年代的新派武俠片,放眼望去盡是激烈悲情的打戲正劇,主題脫不開國仇家恨師門恩怨,如“大醉俠”這種用來調(diào)劑氣氛的插科打諢角色都鳳毛麟角--正因如此,王天林的《神經(jīng)刀》以反諷武俠姿態(tài)橫空出世,才顯得創(chuàng)意非凡。
王天林本來是拍武俠片出道,早過張徹胡金銓十幾年,但60年代成為國泰對撼邵氏的主力導演之后,便很少再碰這一類型。1969年,國泰電影已是日薄西山,攝制成本及條件多簡陋寒酸,王天林卻于逆境拍出武俠反諷喜劇《神經(jīng)刀》,足以成為當時熱門話題。
不得不承認,王天林王晶是最有娛樂精神和商業(yè)計算的父子兵,《神經(jīng)刀》堪稱最早將笑料加進武打場面的影片,如盲俠、獨臂刀諸多武林高手及《龍門客?!分械膰D(zhuǎn)陣法都被男主角田青用各種搞笑的“旁門左道”(甚至包括情色計、屎尿屁)打敗。影片最后借一白發(fā)高人之口預言“俠客的刀劍將被夷人的槍炮打敗”,完成了對武俠片的全面反諷。
《神經(jīng)刀》上映不久,王天林離開國泰,而隨后數(shù)年,港片票房紀錄也相繼被王羽(《龍虎斗》)、李小龍的拳腳功夫片打破,武俠片的第一次“新世紀”逐漸沒落。
二、自我顛覆·《貓頭鷹》(1981)
1976年,楚原以一部《流星蝴蝶劍》重掀武俠電影風暴。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臺生產(chǎn)的古裝武俠片產(chǎn)量直逼民國功夫片,其中尤以改編自古龍小說的武俠電影最受歡迎,光楚原就拍了近20部,風頭一時無兩,以至王羽專門拍了一部《獨臂拳王勇戰(zhàn)楚門九子》,將楚原執(zhí)導的古龍武俠電影的經(jīng)典角色全部殺光(包括孟星魂、燕十三、楚留香、小李飛刀)作為噱頭賺取眼球。當時,港臺武俠及功夫片產(chǎn)量雖豐,但多是跟風泛濫的劣作,表面固然風光依舊,實則危機重重,成龍就曾拍《一招半式闖江湖》諷刺功夫片的舊橋俗套,香港電影新浪潮則以徐克的《蝶變》、譚家明的《名劍》為代表,打造全新的武俠片概念。但說到開啟武俠無厘頭喜劇的先河,則屬爾冬升編劇、姜大衛(wèi)、曾志偉聯(lián)合導演的《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