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對親生兒子經國和養(yǎng)子緯國的教育,倒是一直抓得很緊,下過很大功夫。他對兒子的期望,固然隨環(huán)境的變遷做適時修正,但基本的方針和目標是不變的,那就是寄托甚殷,悉心培養(yǎng),照他心目中設計好的孔孟之道模型鑄造。
1920年初,蔣介石回到奉化。他對兒子的態(tài)度和教育方法開始有了改變。此時,他似乎已發(fā)覺經國將是他唯一的骨肉子嗣,對這個兒子開始關心,亟欲建立身教言教,不時給兒子灌輸紀律、道德觀念。他親訪他的教師顧清廉,拜托他協(xié)助教導經國。顧清廉是一位具有現(xiàn)代觀念的儒者,受托前往溪口,花時間了解經國的潛質,替他訂下研修課表,也一度親自為經國授課。蔣介石在同年2月9日給經國的一封信中,提到顧老師向他報告“天資雖不甚高,然頗好誦讀”,評價雖然不高卻中肯,蔣介石自稱“聞之略慰”。他又安雖然延聘碩儒教課,已見心思,但蔣介石還是覺得經國不應該像他一樣躲在溪口當老頑童,直到十多歲才出來見世面。小蔣九歲十歲之際,蔣介石就把他送到自己曾經念過書的奉化縣鳳麓學堂上學。蔣介石在1920年2月、3月,分別在日記中記下,他親自批閱經國的“功課表”。4月間,蔣介石寫信訓示兒子:“當聽祖母及汝母之命,說話走路皆要穩(wěn)重?!钡诙庑庞种甘窘泧安豢奢p佻,須要著重”。然而幾乎沒有文化的毛夫人不配合,舍不得兒子離開膝下,沒有取得丈夫同意,就擅自把經國帶回溪口老家。這件事令蔣介石大為不快,專程回到溪口,與毛夫人討論經國的教育,他在日記中記下,毛福梅的觀念對兒子有害無益。
老蔣認為有益無害的觀念是什么呢?就是熟讀孔孟之書。小蔣年僅10歲,老蔣就硬要他讀《說文解字》,寄給他一部段玉裁注解的《說文》,并且指示說:“此書每日認得十字,則三年內必可讀完,一生受用不盡矣?!钡搅说诙?,又去信叮囑他讀《詩經》、《爾雅》。蔣介石特別強調說:“你于中文,如能懂一部四書的意義,又能熟讀一冊《左(傳)孟(子)莊(子)騷(楚辭)菁華》,則以后作文就能自在了。”他要蔣經國“不愧為蔣氏之子”,認為“治國,始于齊家”,齊家的標準:“汝在家,對親需要孝順”,而以曾文正公對于子弟的訓誡作為模范。在政治上,他也要兒子師法曾國藩,作為“中國的政治家”,才有出息。
在《我所受的庭訓》一文中,蔣經國有很詳盡的描述:“父親指示我讀書,最主要的是四書,尤其是《孟子》?!薄皩τ凇对恼視罚采鯙橹匾?。”
在蔣介石的影響下,蔣經國早年的教育,除了在四書五經堆里打滾外并沒有接受到當時歐風西漸現(xiàn)代教育的陶冶,塾館生活對他其實是些不堪回首的殘夢。好在這種了無興趣、束縛天性的學習與生活為時不長。
1921年,溪口的蔣家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王太夫人去世,小蔣頓失依偎的棟梁;二是毛福梅與蔣介石“離婚不離家”,名存實亡的婚姻變得名實俱亡。前一年的1月27日,王太夫人扶病蒞滬和兒子聚到6月返鄉(xiāng);第二年6月,老太太沉病不起,老蔣聞訊自廣州趕回已氣息奄奄,于6月4日溘然辭世。
蔣經國年紀輕,先有失去祖母的創(chuàng)痛,次有家庭破碎的震驚,那原是十分深重的打擊。蔣經國和祖母、母親的情感,至深且厚。然而有弊就有利,祖母辭世也使他有機會與父親有一段最長久、最親密的接觸機會。盡管當時國民黨內部斗爭激烈,華南軍事局勢吃緊,蔣介石卻不管那么多,遵奉古禮服喪,在溪口守喪數(shù)個月之久。他在山上一間小屋靜思,對個人生活進行了一番反思,開始改邪歸正,意欲摒棄世俗享樂,不喝酒不喝茶,只喝白開水,直到后來搞起了“新生活運動”。他此時堅信自己就是掌握“中國未來命運”的人,所以要修身養(yǎng)性,不能再那么放蕩不羈、不負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