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濕邪探微

有病不要亂求醫(yī) 作者:孫恩棣


中醫(yī)濕病可見于內(nèi)、外、婦、兒各科臨床和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疾病。元·朱丹溪云:“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之八九?!倍渲委熛騺砑?,纏綿難愈。

◆濕邪入侵的途徑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環(huán)境,大量研究表明,許多疾病的誘發(fā)都與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密切相關,而空氣相對濕度則是重要因素之一。

中醫(yī)認為,水濕之邪侵入人體的途徑大致有三條:

·通過呼吸由口鼻進入人體,先影響人體的上焦,進而影響到中、下焦。

·通過肌肉皮膚滲透進入人體,先暫留于肌表關節(jié),進而阻礙經(jīng)絡,最終深入臟腑。

·濕邪中傷脾胃。人體脾胃受“濕邪”的影響最大。很多南方人一到梅雨季節(jié)會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還常伴有精神委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或黃膩等,中醫(yī)叫做“濕邪中阻”。

◆濕邪,與病菌有關

在西醫(yī)臨床中,由柯薩奇病毒、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肝炎病毒、痢疾桿菌、沙門氏桿菌、布氏桿菌、真菌、阿米巴原蟲、瘧原蟲、絲蟲、疥蟲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在中醫(yī)看來,多為濕病。

所以,濕邪還包含在一定濕度中才能繁殖的微生物。

濕度、溫度等自然條件是生物病原體繁殖、傳播、流行的必要條件。

微生物缺乏適當?shù)臐穸?,就不能生存。如淋球菌、霍亂弧菌、腦膜炎雙球菌、梅毒螺旋體等。而當相對濕度由40%~60%升高至70%~80%時,病毒的存活率明顯增加,真菌生長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需要大于75%,而霉菌在高濕的環(huán)境中異常活躍。

◆西方對濕邪的研究

水濕之邪對人體的影響,西方國家也有研究。

美國一家科研機構曾對5個州從事11種主要工業(yè)生產(chǎn)的1500名雇員進行調(diào)查。結果顯示,相對濕度高于80%時,工業(yè)意外事故增加了1/3。另一項研究指出,當濕度隨溫度上升而增高時,人會缺乏自控力,煩躁不安,打字員的出錯率增加,在相對濕度高的4~9月,犯罪率也升高。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單純的水濕之邪不僅可以影響人體氣血津液的循行,臟腑功能活動的強弱,還可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