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悲 (karuna):熄滅憂郁與焦慮

你可以,愛 作者:一行禪師


真愛的第二方面是悲,也就是止息和轉化痛苦、減輕憂傷的意愿和能力。悲 ,梵文和巴利文是 Karuna,在英文里,悲通常被譯成 compassion,但這不完全正確。 compassion是由 com(在一起 )及 passion(受苦 )組成。然而,我們不需要受苦才能解除他人的苦難。譬如說,醫(yī)生可以在不感染同樣的疾病下,減輕病人的痛苦。如果受的痛苦太多,我們可能會崩潰,無力幫助。然而,在能夠找到更好的字眼前,我們還是用 compassion這個字來做“悲”的英文翻譯。要培養(yǎng)心中的悲,就要練習正念呼吸、諦聽和諦觀。《法華經(jīng)》形容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諦聽世間苦”。悲,是帶有深刻關懷的。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緊緊地坐到他旁邊,看著他、傾聽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你和他有深刻的溝通和心靈交流,僅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帶來些許的安慰。    

一句慈悲的話、行動或念頭,就可以減緩另一個人的痛苦,帶給他喜悅。言語可以帶來安慰和自信,摧毀疑慮,幫助他人避免犯錯,或是打開解脫的大門。行動可以救人命,或幫助他掌握難得的機會。念頭也是如此,因為緊跟著念頭的會是言語和行動。悲心,可以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帶來奇跡。    

我初出家時,想不通為什么在這個處處痛苦的世界里,佛陀仍舊有著美麗的微笑。難道他不會受世間的痛苦所干擾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佛陀有足夠的理解、冷靜和力量,因此痛苦擊不倒他。因為他知道怎樣去對付痛苦,怎樣去轉化痛苦,所以他有辦法對痛苦微笑。我們要覺察痛苦,但也要保持清醒、冷靜和力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轉化情況。若有悲,淚水汪洋也淹沒不了我們。這就是為什么佛陀依然微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