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節(jié):人生,取舍的藝術(shù)(3)

舍得 作者:陌上桑


燕昭王采納了郭隗的建議,拜郭隗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發(fā)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還有趙國的游說家劇辛等等。落后的燕國一下子便人才濟濟了。從此以后,一個內(nèi)亂外禍、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接著,燕昭王又興兵報仇,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小城。

真正有智慧的人就能夠"舍",有"舍"就能更好地"得";而有時不能"舍"就會"失",即使得到過,也是得不償失。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因舍不得花錢看病,總是去"江湖郎中"那里花點兒小錢,胡亂吃一點藥,體格好的僥幸沒事,而有些就延誤了病情。

舍得,為的就是"得"。勞動,需要舍得力氣;學(xué)習(xí),需要舍得時間;做生意,需要舍得投資。舍得安逸,為的是一生輝煌。

因此,適當?shù)?舍"是必須的。但舍與得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舍棄并不意味放棄,而在于將來更高層次的獲得。正確的舍棄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獲得,不僅是為了自身"得",也是為了大家"得"。一味地盲目追求"得",到頭來只會得不償失。把握好"舍"與"得",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智慧。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為得。舍和得,就如因和果,是相關(guān)又互動的。佛教讓人"舍得",就是要讓能"舍得"的人修成正果,進入極樂世界。佛說,舍得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歸真、舍虛由實"。如果你能把自己心中的偏執(zhí)、掛礙、煩惱、悲傷和迷妄都舍去,你就能得到輕松和快樂,你自然就會得到一個新的境界。世間萬物,凡有所舍,就有所得。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姑且不談玄機妙禪,"舍得"又何嘗不是人生的真諦呢?

該舍就要舍

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將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圍的旅客無不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一只也扔了下去。眾人大惑不解,老人卻從容一笑:"鞋無論多么昂貴,剩下一只對我來說就沒有什么意義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讓拾到的人得到一雙新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老人在丟了一只鞋后,毅然丟下另一只鞋,這便是成熟而理智的表現(xiàn)。一般來說,人們總是飄飄然于擁有的喜悅,而凄凄然于失去的悲傷。老人卻以從容的達觀之態(tài),超越于世人之上。的確,與其抱殘守缺,不如舍去,或許會給別人帶來幸福,同時也使自己心情舒暢。老人這種舍得的做法令人頓生敬意,也值得我們深思?!?/p>

有位居士向禪師訴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嗇,不但對慈善事業(yè)毫不關(guān)心,甚至連親戚朋友遇到困難也不肯接濟。請禪師去我家開導(dǎo)開導(dǎo)她。"禪師就跟隨這位居士來到他家中。果然,居士的妻子十分小氣,僅僅給禪師倒了一杯白開水,連一點茶葉也舍不得放。禪師并不計較,但是,不知為什么,他用兩個拳頭夾著杯子喝水。居士的妻子撲哧一聲笑了。禪師問她笑什么,她說:"師父,你的手是不是有毛病?怎么總是攥著拳頭?"禪師問:"攥著拳頭不好嗎?我若是天天這樣呢?""那就有是毛病了,天長日久,就成了畸形。""哦--"禪師像是悄然大悟,伸開手,卻又總是蹺著五根指頭,干什么也不肯合攏。居士的妻子又被他的滑稽模樣逗樂了,笑著說:"師父,你的手總是這樣,還是畸形啊!"禪師點點頭,認真地說:"總是攥著拳頭或總是攤開巴掌,都是畸形。這就如同我們的錢財,若是只知死死攥在手里,總也不肯松開,天長日久,人的思想就成了畸形;若是大撒手,只知花用,不知儲蓄,也是畸形。錢,是流通的,只有流轉(zhuǎn)起來,才能實現(xiàn)它的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