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長久之道(1)

道德經今解:道家思維活學活用(插圖珍藏版) 作者:袁頸松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譯文】

天很早就有了,地很早就有了,天地存在的時間恒古而久遠。

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因為它生存不是為自己。

【道家思維】

道家思維不同于儒家思維的重要一點在于對 舍 與 得 的態(tài)度。儒家思維講求大公無私,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至賢至圣境界。相對而言,道家思維就功利得多了,它認為 舍 與 得 是一個付出與收獲的關系,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舍 是為了 得 , 得 的主觀目的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他人,但在主觀為自己的同時,客觀上也同時順應自然之道造福蒼生。

道家思維這種主觀利己、客觀利人的思維觀念雖然不是那么神圣、崇高,但卻平易近人,合乎為人之道。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圣賢是極少數的,而且圣賢也是由平常人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那種一出生就至賢至圣的人是不存在的。

【思維案例】

雙贏之道

美國 飯店大王 康拉德?希爾頓,計劃在達拉斯建造一座耗資百萬元的新旅店,以實現(xiàn)他的 以得克薩斯州為基地,每年增加一家飯店 的發(fā)展計劃,但由于資金短缺,不得不中途下馬。

希爾頓想了一個計策,他毅然去見賣給他地皮的達拉斯大商人杜德,直截了當地告訴杜德,飯店工程因缺乏資金,已經無法繼續(xù)。杜德開始不以為然,認為希爾頓沒錢蓋飯店與他毫無關系,但想不到希爾頓竟說: 杜德先生,我來找你是想告訴你,飯店停工對我的確不是什么好事,但你的損失會比我更大。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么? 杜德被希爾頓將了一軍,連忙問道。

希爾頓向他解釋其中的道理: 如果我再向人透露一下,飯店停工是因為我想換一個地方蓋飯店,那么飯店周圍的地價暴跌,這樣的結果對你更加不利,你看是不是這樣呢?

杜德想了想,覺得事實確實如此,于是他不得不同意希爾頓提出的要求:由杜德出錢將那家飯店蓋好,然后交給希爾頓,待賺了錢后再分期償還給杜德。

結果,由商人杜德出錢蓋成的達拉斯希爾頓大飯店終于建成營業(yè),使希爾頓的 飯店王國 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原文】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譯文】

因此有智慧的人凡事都讓別人占先,自己追隨其后,結果最終反而跑到了前面。

常常將生命安危置之度外,反而能夠于危境中求生存。

這不正是因為他不自私嗎?

正因為不貪小私故能成就大業(yè)。

【道家思維】

道家思維比較注重研究 后發(fā)先至 、 少取多得 的法門,因為它認為自然之道與人們通常的行為方式是不同的,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兩個極端,遵循自然之道常常需要背離常人的行事方式,比如爭權奪利、弱肉強食、刻意求成等等。如果沒有特殊的法門作為輔助,長此以往這樣 舍己成人 ,最終不免淪落為弱勢群體,導致自取滅亡的結果。

在一般人看來 后發(fā)先至 、 少取多得 是天方夜譚,但道家思維不這樣認為,既然 無 和 有 只不過是一枚銀幣的兩面,蘊含著相互轉化的契機,那么 先 與 后 、 少 與 多 也必定蘊含著諸多轉化的途徑,找到這些法門,就不難做到后發(fā)先至,少取多得。既不違天之道,又能勝人一籌,何樂而不為呢?

【思維案例】

舒曼計劃

在近代與現(xiàn)代歷史上,德國曾先后兩次挑起世界大戰(zhàn),使歐洲各國飽受戰(zhàn)亂之苦。尤其是法國,作為德國的西部鄰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與德國兵戎相見,并曾被希特勒德國占領,遭受亡國之辱。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法國許多政治家都在考慮如何避免德國發(fā)動新的世界戰(zhàn)爭,切實保障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