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第6裝甲集團軍(1)

阿登反擊戰(zhàn) 作者:(英)喬丹


1944年12月16日凌晨5時30分,德國第6裝甲集團軍與其他德軍部隊一起向盟軍發(fā)起了進攻。第6裝甲集團軍是三支德軍進攻部隊中戰(zhàn)斗力最強的部隊,下轄5個傘兵師和國民擲彈兵師、4個黨衛(wèi)軍裝甲師和1000多門火炮。與其他參戰(zhàn)部隊相比,第6裝甲集團軍擁有許多優(yōu)勢:首先,它的人員裝備良好,作戰(zhàn)經驗豐富;其次,它的補充人員在沒有加入戰(zhàn)斗前接受了良好的訓練;另外,它的補充人員大都比較年輕(充滿激情),而其他部隊的補充人員要么來自德國空軍,要么是一些超齡老兵。按照德軍規(guī)定,除非在特別危急的時刻,一般不會用超齡老兵作為補充兵員。

作為主攻部隊,第6裝甲集團軍被部署在最佳進攻位置,但它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盡管它的炮兵部隊要比其他兩路德軍的炮兵部隊實力要強,但由于自行火炮的數量較少,部隊機動性受到了限制。此外,它的工兵部隊的力量也較弱,而在進攻戰(zhàn)役中,工兵部隊在掃除敵方障礙、清除地雷以及修路架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6裝甲集團軍面臨的另一大問題就是,用于掩護步兵進攻的攻擊火炮的數量太少,只有傘兵第3師(作為步兵使用)配備完整的攻擊火炮部隊。從第6裝甲集團軍的火炮配備中可以看出,其他部隊在步兵推進時也將存在火炮短缺的問題。雖然第6裝甲集團軍擁有出其不意的巨大優(yōu)勢,但其在關鍵環(huán)節(jié)上存在的這些問題將意味著,盟軍一旦能夠在德軍第一輪攻擊之后穩(wěn)住陣腳并組織起有效防御,那么德軍的進攻計劃并不會輕意得逞。

第6裝甲集團軍擔負的攻擊任務北起蒙紹,南至距洛斯海姆3英里的克萊溫克爾。由于地形復雜,此路德軍的戰(zhàn)線要比南路德軍狹長:對于德軍裝甲部隊來說,在越過上法涅高地之前,必須繞開上述復雜地形,以狹長的隊形向前艱難行進。

作戰(zhàn)計劃

按照德軍作戰(zhàn)計劃,擔任尖刀部隊的是黨衛(wèi)軍第1裝甲軍和第67軍。盡管編制相同,但兩支部隊的規(guī)模差別很大,第1裝甲軍下轄2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而第67軍僅有2個步兵師。在計劃的制定階段,德軍在究竟是利用坦克還是利用步兵打前鋒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議,迪特里希認為應當用裝甲部隊擔任前鋒,卻遭到莫德爾的反對。莫德爾認為,第1集團軍的3個步兵師應當擔任攻堅任務,突破美軍在烏德布萊斯一側的防線,一旦突破成功,大規(guī)模的步兵將迅速占領通向前線的交通要道,隨后裝甲部隊迅速挺進,直插戰(zhàn)略要地列日。當這一系列行動結束之后,第67軍將攻擊蒙紹的一側,穿過連接穆岑尼赫和埃爾森博恩的公路,然后向北部和西部挺進。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將越過上法涅高地的高沼地,隨后與馮?德海的傘兵部隊會合。在傘兵部隊和許多威力強大的“獵虎”坦克殲擊車的支援下,第67軍的步兵部隊將駐守在錫默拉特―奧伊彭―林堡一線,從而建立起一道側翼防線。該計劃意味著第6裝甲集團軍下轄的5個步兵師將為黨衛(wèi)軍第1裝甲軍的2個裝甲師提供側翼掩護。當5個步兵師在克林凱特和羅赫拉特之間發(fā)起攻擊,并且穿過北部的洛斯海姆缺口之后,黨衛(wèi)軍第1裝甲軍的2個裝甲師作為第二梯隊隨后跟進。根據德軍計劃,加上作戰(zhàn)準備時間在內,德軍可以在24小時內攻破美軍防線。同時,德軍裝甲部隊在第二天將越過上法涅高地,并在第三天對默茲河發(fā)起攻擊。一旦上述作戰(zhàn)計劃得以實現,德軍將在第四天拿下默茲河渡口。

美軍部署

德國第6裝甲集團軍的正面是美國第5軍,其南部是沃爾特? 勞爾少將指揮的美國第99步兵師。這是一支相對缺乏作戰(zhàn)經驗的部隊,剛剛在11月份抵達歐洲戰(zhàn)場,之所以被分配到第5軍,主要是因為第5軍的防區(qū)相對較為平靜,部隊在投入大戰(zhàn)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強作戰(zhàn)技能訓練。但是,第99步兵師在這場戰(zhàn)役中將要獲得的鍛煉可以說遠遠勝過其預想的強度,因為其防線北起蒙紹、南至蘭澤拉斯,長達30公里。對于一個新組建的整編師來說,守衛(wèi)如此漫長的戰(zhàn)線確實力不從心。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委派第99師守衛(wèi)這樣一條戰(zhàn)線是建立在認真的推理之上的,盟軍判定德軍不會發(fā)起大的攻擊行動。而且第5軍指揮官也認為,只有讓第99師防御該地區(qū),他才能夠將精銳部隊抽調出來攻打魯爾大壩。另外,考慮到德軍在這一地區(qū)的實力較弱,再加上當地地形復雜,從提高第99步兵師的戰(zhàn)斗力出發(fā),他才最終決定將30公里長的防線交給該師。第99師的防區(qū)一直延伸到蒙紹森林的叢林地帶。這里道路泥濘、車輛難行,叢林密布,難以建立有效的防御工事,第99師被迫在德軍可能進攻的方向上建立一些堅固支撐點。然而,這些支撐點的設置又給防線制造了缺口,德軍將有可能通過支撐點之間的缺口進行突破,向整個防線發(fā)起致命性攻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