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品交換范圍進一步擴大,人們需要有更權威的機構來進行擔保,毫無疑問,這其中最權威的機構莫過于一國政府了。于是,就出現了以政府名義鑄造的金屬塊,中央銀行的雛形出現了。
由于金屬貨幣鑄造費用高,而且容易磨損,尤其是在遇到大宗商品交易時,金屬貨幣的分量重、運輸極其困難,途中也不安全,這樣,代替金屬貨幣出現的紙幣或銀行券就出現了。
毫無疑問,這種以紙幣或銀行券形式出現的代用貨幣,必須有等價金屬貨幣作保證。只有這樣,紙幣持有人才能隨時隨地兌換到等價的金屬貨幣。
這有一點像在居委會麻將室里打麻將的那些老年人一樣,一局麻將下來輸贏的雖然是幾個塑料牌(代用貨幣),但在它們后面代表的卻是相應面額的鈔票。如果你口袋里空空如也,純粹用那幾個塑料牌來收收付付,是沒有人愿意和你玩這種游戲的。因為他們即使最終贏得了這些塑料牌,也無法兌換到真正的貨幣。
最早的紙幣是由各家商業(yè)銀行以自身信用擔保發(fā)行的,自從中央銀行出現后,紙幣的發(fā)行權力就收歸中央銀行,成為它的基本職能之一,因為中央銀行后面的政府更有信用保證。
事實上,中央銀行發(fā)行的貨幣究竟有沒有等價金屬貨幣作保證,除了它自己之外,誰也不知道。所以,無論是貨幣票據(紙幣、硬幣)還是銀行券(銀行存單、支票)的發(fā)行,實際上都是以一國政府或中央銀行的信用在那里做保證。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各國相繼停止了金屬貨幣的流通和銀行券的自由兌換。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爆發(fā)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各主要工業(yè)國更是被迫放棄了金本位制和銀本位制。從此,票據和銀行券與金屬貨幣之間更是沒有了對應關系,表現為純粹的“紙”幣,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在強制流通,充分表現為一種信用貨幣。
毫無疑問,這種紙幣不但不能直接兌換金屬貨幣,而且其實際價值也必然要低于貨幣價值。這就是目前各國廣泛采用的貨幣形態(tài)。
隨著電腦和網絡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各種金融交易卡、電子錢包為代表,原來需要通過紙幣、輔幣、存單來收收付付,現在只需要通過電腦轉賬就能實現收付的電子貨幣出現了,時代進入了電子貨幣階段。
顯而易見,自從社會發(fā)展進入信用貨幣階段后,錢是不是“值錢”就主要取決于政府信用了;對于作為世界通用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來說,依然主要取決于它們的政府信用。
例如,根據貨幣流通規(guī)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究竟多少,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 待流通的商品數量。即將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數量越多,貨幣供應量就應該越大。一般認為有這樣一個公式:“1 8”,即流通中適度的貨幣供應量應當是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8。 本期發(fā)生的商品賒銷量。商品預付、代銷、貨款賒欠數量越大,貨幣供應量就越小。 本期需要支付的賒銷量。本期到期的需要支付的預付、代銷、貨款數量越大,貨幣供應量就越大。 本期發(fā)生的商品抵消支付總額。抵消支付總額越大,貨幣供應量就越小。 商品的價格高低。商品價格越高,貨幣供應量就越大。 貨幣流通速度。一定時間內的貨幣流通速度越快、周轉次數越多,貨幣供應量就越小。
綜上所述
貨幣流通必要的供應量=
這一公式得到的結果,表明商品流通過程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而上面已經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各國就已經停止了金屬貨幣的流通,改為發(fā)行紙幣了,這時候的紙幣需求量又應該是多少呢?根據紙幣流通規(guī)律,紙幣的發(fā)行量應當以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基礎。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這樣,1元錢面額的紙幣,它的名義價值才能與其所代表的1元錢的金屬貨幣價值相符。如果紙幣發(fā)行量超過金屬貨幣量,這時候就會造成貨幣(紙幣)貶值。
例如,如果根據上述公式得到某個國家在某個時期所必需的金屬貨幣量為1000億元,這時候它所發(fā)行的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