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設定問題:讓受訪者描述一下理想的情形
“你想象中的訓練計劃應該是什么樣的?”
解讀性問題:有預先假設性的導語說明并尋求受訪者的回應
“你能說明成年人重返校園會與你原先預期的有所不同嗎?”
圖2.1四種問題的運用
假設性問題要求受訪者去猜想事情會是什么樣的或是在特定情況下人們會怎樣做。假設性的問題是以“如果……怎樣”或“假設……”開始的。應答者通常會描述他們個人的真實經歷。在培訓合作項目的案例中,假設性問題就是“假設這是你第一天進行訓練項目,將會怎么樣?”這個問題會引出受訪者描述自己的真實感受。
激將性問題最適合于爭議性話題,而且能夠有效地幫助訪問者獲得受訪者個人的觀點和感受。這種提問的方式避免了受訪者在一些敏感的話題上表現(xiàn)出難堪或是敵對的情緒。問題一般會以“有些人認為”開始,可以避免研究人員個人的感情色彩,不會使問題顯得非常突兀,獲得的回答通常也是受訪者在這個問題上的個人觀點或感受。以訓練合作項目中的問題為例:“有些人認為,失業(yè)者是因為自己的過錯才會導致失業(yè),你是怎么認為的?”通常這些問題可以揭示出受訪者是怎樣成為無業(yè)者,他們又是怎樣參與到這一培訓項目中來的。
理想設定問題可以得出受訪者的個人信息和基本觀點。事實上理想設定的問題可以在詢問研究主題下的任何現(xiàn)象時使用。理想設定的問題用來做評估是非常好的,因為它可以獲得受訪者對于研究主題積極或是消極的觀點。在培訓合作項目的例子中,受訪者通過對理想的訓練項目的描述,使研究人員能夠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想更改的內容以及怎樣可以讓培訓項目辦得更好的舉措。
解讀性問題可以用來檢驗研究人員對研究主題的理解程度,并為獲得受訪者更多的信息、觀點以及感受提供了可能。同樣在培訓合作項目的例子里,“你能說明成年人重返校園會與你原先預期的有所不同嗎?”這樣的問法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對談話中暫時性的理解加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