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可能分幾次收購另一家公司的股權,如果投資公司在兩次收購中,對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進行核算,則要進行追溯調整;如果每次收購都是在權益法的基礎上對長期投資進行核算,則除了在投資公司已經達到控股比例要編制合并報表外,對長期投資的核算不會產生新的會計問題,只是增加了計算投資收益及合并凈利潤的復雜性。
例1 6:珠江公司在三次購買S公司股權后,獲得S公司90%的股權,具體資料如表1 7所示。
表1 7收購時點的購買比例、投資成本及購買期初、購買日、購買當年和期末權益(單位:元)
年份購買比例(%)投資成本期初權益當年收益購買日權益期末權益2004 7 12060 000200 000100 000250 000300 0002005 4 140148 000300 00080 000320 000380 0002006 10 130162 000380 00080 000440 000460 000
S公司的賬面凈資產等于公允價值,購買成本超過賬面價值時,則體現(xiàn)為商譽。
第一步:計算各年的購買商譽,如表1 8所示。
表1 8各年商譽計算表(單位:元)
年份投資成本凈資產乘以購買股權比例額商譽200460 000250 000×20%=50 00010 0002005148 000320 000×40%=128 00020 0002006162 000440 000×30%=132 00030 000
第二步:計算各年的投資收益和長期股權投資余額。
20%權益40%權益30%權益總計
投資成本60 000148 000162 000370 000
投資收益2004年10 000——10 000
2005年16 000 24 000—40 000
2006年16 00032 0006 000 54 000
總計102 000204 000168 000474 000
10 000=50 000×20%。
16 000=80 000×20%。
6 000=80 000×30%×1/4。第三步:編制合并抵消分錄。
抵消本年發(fā)生的投資收益和長期股權投資:
借:投資收益54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4 000
抵消年初被投資公司的股東權益、購并前利潤(母公司股權部分)和長期股權投資,確認年初少數(shù)股權:
借:購并前利潤18 000(80 000×3/4×30%)
股東權益380 000
商譽6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420 000(370 000+10 000+40 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38 000(380 000×10%)
確認本年度少數(shù)股東收益:
借:少數(shù)股東收益8 000(80 000×10%)
貸:少數(shù)股東權益8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