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美國有5%~20%的人口會感染流感。疾病防控中心估計,超過20萬美國人會因流感并發(fā)癥而住院,大約3.6萬人會死于呼吸道疾病。報紙雜志、電視廣播中的公益廣告,都在提醒高危人群(老人、兒童、特定疾病的患者、醫(yī)務工作者)去接種流感疫苗。疾病防控中心還表示,任何人想減少自己感染流感的可能性,都可以去注射疫苗。一般來說,每年只有約一億美國人選擇接種流感疫苗或使用鼻腔噴霧劑,而疾病防控中心認為,接種人數(shù)應增加一倍。
疾病防控中心之所以這樣做廣告,是因為流感疫苗并不免費。即使健康計劃能使你免費獲得疫苗接種,你仍需開車到診所,排隊等候,而且還得經(jīng)受那么點肌膚之痛。更有甚者,免疫力差的人還可能在等候室被旁邊的病人感染。另一方面,感染流感也有種種代價:發(fā)燒,不舒服,看醫(yī)生的時間,掛號費,藥費,無法上班或會友。對于沒有醫(yī)療保險的人來說,藥費、處方費更是沉重的負擔。
盡管有如此種種的代價與風險,但我們在“知識網(wǎng)絡”的調(diào)查表明,多數(shù)人選擇不去接種流感疫苗。44%的人說他們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24%的人說只是偶爾去。對流感高度警惕、每次流感季節(jié)來臨前都去接種的人,只占全部被調(diào)查者的26%。大約6%的人說,只有預測說當前會有流感大爆發(fā),他們才會去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的選擇在很多方面與心智特征相關:不接種的話,可能有被感染的風險;今天付出代價,以換取明天的收益;評估風險與尋找診所都需獲得信息。為預測一個人接種流感疫苗的頻率,我們動用了用于理解消費與政治決定的三種主要武器:人口特征,黨派特征,心智特征。在描述這種特定的選擇時,我們還衡量了一個人在流感方面的經(jīng)驗(從每年感染流感以致臥病在床,到極少感染甚至感染了也照常上班)。
不出所料,關于誰去接種流感疫苗,人口特征很能說明問題。老人更有可能報告說,他們每年都去接種。這是個最高危的人群(流感致死的病例90%發(fā)生在老人中間),而保健專家也主張這個人群最應該去接種。學歷高的人更有可能去接種。家庭收入高或者在家?guī)『⒌娜嗣磕耆ソ臃N的可能性低,或許是因為接種成本更高(就是說,你工作太忙難以脫身,或者去看醫(yī)生時必須另找人帶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