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9 渣甸辭職“下海”(1)

洋行之王 作者:劉詩平


09 渣甸辭職“下海”

此后,直到1817年離開東印度公司之前,渣甸在15年的時間內又先后6次作為東印度公司的職員遠洋來到廣州。在這些航程中,既有遭到臺風猛烈襲擊時的心悸,也有遭遇海盜襲擊時驚心動魄的體驗,更有成為戰(zhàn)俘時的煎熬,這些經(jīng)歷或許培養(yǎng)了他堅毅和冒險的作風。不過,也有令他難忘的興奮時刻,譬如與大名鼎鼎的威靈頓(Wellington)公爵的兄長――印度總督衛(wèi)爾茲利(Wellesley)同船返英,巧遇英國出使清朝的阿美士德(Amherst)使團,等等。當然,更難得的是,自己在東方從事貿易的歷練,以及結識了更多日后生意場中的合作者。

其中,1816~1817年出航廣州,是渣甸最后一次擔任東印度公司的船醫(yī)遠航,這次經(jīng)歷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他日后在中國經(jīng)商的一些觀念。

當渣甸抵達廣州時,正遇上英國使團的阿美士德垂頭喪氣地從北京南返。阿美士德使團是繼馬戛爾尼之后英國的又一個大型訪華使團。1793年,英國派馬戛爾尼率團訪華,嘗試在慶祝乾隆帝八十大壽之時商談雙邊貿易。這次訪華,雖然馬戛爾尼以單腿跪地外加鞠躬的外交禮儀成功謁見乾隆皇帝,但在商貿議題上無功而返。

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敗北。英國作為西方第一強國地位得到鞏固后,開始重新審視對華政策。英商一直不滿廣州的貿易制度,擴大中國市場的呼聲強烈,進而促使英國政府派使團訪華,進一步打開中國門戶。由此,阿美士德使團于1816年2月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同年8月抵達北京。

然而,雙方在阿美士德覲見嘉慶皇帝的禮儀上再次產(chǎn)生分歧和爭執(zhí)。盡管此前英國政府曾訓示阿美士德對待中國的禮數(shù)可“便宜行事”,但副使、東印度公司廣州管理委員會主席小斯當東等使團成員持強硬態(tài)度,強烈反對覲見皇帝時行三跪九叩之禮。結果使團不僅沒有見到嘉慶皇帝,而且被逐出北京。隨后使團南下,在廣州商館停留后返國。小斯當東經(jīng)此事件進一步強化了這樣的認識:在中國,“屈服只能導致恥辱,而只要捍衛(wèi)的立場是合理的,態(tài)度堅決卻可以取勝”。正在廣州商館的渣甸通過此事也強化了自己在與中國打交道時的強硬態(tài)度。1817年,33歲的渣甸作出了他人生中又一個重要的決定,即告別東印度公司,“下?!苯?jīng)商,開創(chuàng)新的人生旅程。放棄東印度公司的職位,放棄從事了15年的醫(yī)生職業(yè),渣甸并不遺憾。冒著遠涉重洋的風險到東方來,正是為了發(fā)財致富。在渣甸開始當船醫(yī)時,他就已經(jīng)把一半的心思放在了做生意之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