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提時代,我經(jīng)常偷偷溜進父親的書房,翻看書桌上的文稿。他是一位數(shù)學家,經(jīng)常在方格紙上用鉛筆整齊地記下一行行數(shù)字和圖表。我常坐在椅子的邊上,困惑和好奇地端詳每頁文稿。這似乎有點兒不可思議,首先,那時候他為了這些看上去雜亂而且令人費解的東西付出不少辛勞和代價。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不明白自己摯愛的人竟然每天絞盡腦汁做這種事情,而他腦子里究竟想些什么我茫然不知。
實際上,這就是我后來了解到的,心理學家所稱的他心(Other minds)問題。一歲大的孩童認為倘若他們喜歡“金魚”餅干的話,媽媽和爸爸就一定也喜歡“金魚”餅干。他們尚未領(lǐng)會到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存在差異。認識到媽媽和爸爸不一定也喜歡“金魚”餅干,是人類發(fā)育階段的重大認知轉(zhuǎn)折點之一。(為什么一個兩歲大的孩子會令人感到如此驚訝呢?因為她在有條不紊地試驗這種迷戀,對她而言令其感到快樂的、全新的念頭,實際上未必會給她的父母帶來快樂。)蹣跚學步的孩童對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與他人有別這個發(fā)現(xiàn)感到著迷,事實上作為成年人,我們亦從未失去對期冀一窺他人內(nèi)心的迷戀。當在一個社交場合遇到一位醫(yī)生時,我們最先想知道的是什么?我們所關(guān)切的不是諸如“你在干嗎?”這種與醫(yī)生有關(guān)的事情。恰恰相反,我們想知道的是這意味著他整天都得與病人待在一起了。我們想知道的是在這兒感覺好像有位醫(yī)生,因為我們斷定這兒的氣氛有些異樣,與整天坐在電腦前或者在學校教書以及銷售汽車迥然不同。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對他人內(nèi)心世界的好奇,是人類最基本的沖動之一,而驅(qū)使我此時此刻奮筆疾書的,也源于同樣的沖動。
2
《小狗看世界》一書中所有只言片語,都來自我從1996年開始一直為其撰稿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字里行間。那段時間,我寫的文章難以勝數(shù),這些都是傾注了我的心血的心儀之作。我將這些文章歸為三類。第一部分是在心里縈繞許久不吐不快的,我喜歡稱之為一展微才―不是愛因斯坦、溫斯頓·丘吉爾和納爾遜·曼德拉,以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其他叱咤風云的雄才巨匠,而是像以賣自動播放機“Chop-O-Matic”而發(fā)跡的羅恩·波佩爾(Ron Popeil)和因“她能不能?只有她的吹風機知道?!边@句話而名噪一時的雪莉·波利考夫(Shirley Polykoff)這些蕓蕓眾生。在第二部分,則對我們對人們作出的預言流露出好奇。我們怎么知道某人是否糟糕、聰明,以及是否有能力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誠如各位讀者所注意到的,我對我們?nèi)绾尉_地作出判斷持懷疑態(tài)度。第三部分專門探討理論以及將經(jīng)驗有條不紊地組織起來的方法。我們?nèi)绾慰创裏o家可歸、金融丑聞,抑或諸如“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這樣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