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么說早晨醒來是充滿著哲學性含義的原因,而在有意識和存在之間,它構建了一種直接的相遇。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是在無意識之間完成這個哲學性動作的,因為當我們醒過來的時候,我們并不僅僅是重新?lián)碛辛艘庾R,我們還重新獲得了證實這件事情的能力。而在夜晚的時候,它卻并不是如此確定無誤的。雖然做夢也是一種形式的思維―所以在理論上,它也算得上另外一種能證實你是存在著的方式―但是,事實上卻存在著這樣的一種情況:在一整夜的這段時間之內(nèi),或許你既沒有在思考也沒有在做夢。在這些情況之下,就引發(fā)了一個有關于你是否存在的難題:假如思考暗示著存在的話,那么當你不再思考的時候,你還是存在的嗎?這是一個在本書最后一章中我將會去討論的問題,而在這里你所清楚知道的是:至少在白天,你是存在的。
將哲學放回到恰當?shù)某霭l(fā)點,笛卡兒在哲學中引發(fā)了這一次飛躍。而一旦你身在清晨的時間段當中,不管你當時的脾氣有多壞,你都在經(jīng)歷著一種無形但卻特別的遭遇―你擁有存在著的意識,你擁有自己在此處的意識??雌饋恚@是一個有希望的開端,這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想法,但它所面對的卻是無情的事實。以它為開始,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緊隨其后。而在有關于如何對待其確定性這個問題上,笛卡兒卻產(chǎn)生了一點不確定性:現(xiàn)在,你是醒著的,你擁有意識,而且你也是存在著的,但接下來的會是什么呢?
保持醒著和有意識的狀態(tài),是你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在這里,“本領”這個詞語的確切含義是―你能夠連貫地思維,能夠對事物做出推論。但是,僅僅因為你是“醒著”的,這是否自動意味著你的理智就正在工作著呢?或許,感覺并不會總是保持在那樣的狀態(tài)之中―讓你的大腦進入狀態(tài),就需要花費一點時間―但是,假如說你的眼睛已經(jīng)適應了當時的光線條件,你的理智是否也開始了它的工作呢?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人可以同時處于有意識和瘋狂的兩種狀態(tài)之中,而有意識和有理智并不總是一起出現(xiàn)的。早晨的時候,你不僅僅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而且知道自己正在沿著正常的軌道來進行思考,這就是一件令人頗感愉悅的事情。
比方說,你從睡夢中開始逐漸變得有意識起來。雖然你可能正在質(zhì)疑著自己的存在,但這個過程正好證實了這件事情的正確性。你開始對你窗子之外的交通狀況變得有意識起來:或者是一臺風鉆正好開始加入這一首“街頭大合唱”;或者是垃圾車正從旁邊經(jīng)過,其間夾雜的玻璃杯打碎的聲音。因為對這些噪音感到煩悶不已,所以你再次躲回到自己的枕頭中間去了。此時,在笛卡兒出生150年之后才出現(xiàn)的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坐在了你的床尾之上。他將立刻開始對你提出挑戰(zhàn)―他之所以變得廣為人知,可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位有名的失眠癥患者,還因為他有戴著睡帽穿著睡衣徹夜工作的怪癖―對于你的反應是否是理性的,他有著毫無疑問的好奇心,為什么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