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子路之死

孔子為什么這樣紅 作者:陳清華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保ā墩撜Z·公冶長》)

子路為人比較粗暴,但他的品德特別好,武功也好,孔子非常喜歡他?!白勇酚新?,未之能行,唯恐有聞?!保ā墩撜Z·公冶長》)南懷瑾對這句話是這樣解釋的:子路最怕聽見孔子講話,為什么?因為怕聽了做不到,有愧于為學。道理明白了,行為又配得上,這就是所謂“履踐”的工夫。做不到豈非等于自欺?有句古詩說,“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但子路例外。歷史上的荊軻、高漸離這些人都是屠狗輩,沒文化,卻很講義氣。

子路是孔子諸多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之一。魯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一個寒冷的冬天,63歲的子路悲壯地犧牲?!妒酚洝份d子路之死,如下:

于是子路欲燔臺,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黡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jié)纓而死。

意思是說,子路在被攻擊之時,帽子的簪纓斷了。他謹守禮法,想整冠之后再走,然而敵人并沒有等他,瞬間即被敵人剁為肉醬了。悲壯啊。生死關(guān)頭,子路念念不忘的仍是禮法,比如帽子是否系好等?!熬铀蓝诓幻狻薄?/p>

子路是后來在衛(wèi)國出現(xiàn)大亂的時候戰(zhàn)死的。衛(wèi)國發(fā)生變亂時,他剛從外面回來,原來他可以躲開這場禍亂的,但他沒有逃避,他聽到消息,認為“見危授命”,更應(yīng)該前去,不能逃避。

本來,子路在孔子自衛(wèi)返魯時,跟著老師回到了魯國,并曾在季孫氏那里做事。三年后,他又受邀回到了衛(wèi)國,做了大夫孔文子私邑蒲地的長官,即蒲大夫。不久,孔文子病死,其子孔悝繼承父職為執(zhí)政。孔悝之母孔姬是蒯聵的姐姐、衛(wèi)出公的姑姑,蒯聵在孔姬等人的幫助下,回到都城,強迫孔悝與之結(jié)盟,并劫持孔悝登上高臺,進攻衛(wèi)出公??足Φ募以讬鑼幰娬钟凶?,派人通知了駐守在孔悝采邑平陽的子路。子路急忙趕往國都帝丘救難。

趕到帝丘時,子路正好遇到另一位孔門弟子、衛(wèi)大夫的高柴由城內(nèi)逃出,因衛(wèi)國大亂而準備歸魯。高柴勸他不要去了,去了等于送死,子路說:領(lǐng)人家的俸祿,危難之際就無法退卻。

子路沖入城中,參加作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交戰(zhàn)中被戈擊斷了帽帶。子路一看,必然要殉身了,于是,從容地撿起帽子,說:“君子死,冠不免。”他認為儒者之死,應(yīng)該整其衣冠。在系帽帶時,子路被對手殺死,隨即被一擁而上的蒯聵黨徒剁為肉醬。

孔子悲慟不已,哭于中庭,口中喊著:“啊呀,這是上天要斷了我的命??!”據(jù)說孔子聽使者說到子路被剁成了肉醬,立刻叫人把家中準備食用的肉醬倒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