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一大批斗(2)

季羨林自選集:牛棚雜憶 作者:季羨林


最令我感到不安,甚至感到非常遺憾的是一位阿拉伯語教員。這是一位很老實很正派的人,我們平常無恩無怨,關(guān)系還算是過得去的?,F(xiàn)在他大概在東語系公社中并不是什么主要人物,被分配來仔細(xì)閱讀我被抄的那一些日記和手稿。我比誰知道得都清楚,這是一件萬分困難,萬分無聊的工作。在摞起來可以高到一米多的日記和手稿中,尋求我的“反革命”的罪證,一方面很容易,可以任意摘出幾句話來,就有了足夠批斗我一次的資料。但在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字一個字地細(xì)讀,那就需要有極大的耐心,既傷眼力,又傷腦筋。讓我每讀一篇,我都難以做到。然而這一位先生——我沒有資格稱他為“同志”——卻竟然焚膏繼晷,把全部資料都讀完了,提供了不少批斗的資料。如果我是大人物,值得研究;如果他真有興趣來研究“季羨林學(xué)”,那還值得。但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讀了那樣多的資料,費(fèi)了那么大的力量,對他來說不是白白浪費(fèi)自己的生命嗎?反過來說,如果他用同樣大的力量和同樣多的時間,讀點(diǎn)阿拉伯語言、文學(xué)或文化的資料,他至少能寫成一篇像樣的論文,說不定還能拿到碩士學(xué)位,被提升一級哩。因此,我從內(nèi)心深處同情他,覺得對他不起??蛇@是我能力以外的事,我有什么辦法呢?

東語系對我的審訊,并不總是心平氣和的,有時候也難免有點(diǎn)劍拔弩張。但是沒有人打我耳光,我實在是非常感恩戴德了。

即使是這樣,這種勞改、批斗和審訊三結(jié)合的生活,確也讓我感到厭煩。我又有了幻想。我幻想能有一個救世主,大慈大悲,忽然大發(fā)善心,結(jié)束這一場浩劫,至少對像我這樣無辜的人加恩,把我解放。我從來沒有相信過任何教門、上帝、天老爺、佛爺、菩薩,我都不去祈禱。我想到的是我們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勞改、批斗之余,夜里在暗淡的燈光下,在十分不友好的氣氛中——同一個單元住的一位太太早已把我看作“敵人,反革命分子”,不但不正眼看我一眼,而且還鼓動我們家兩位老太太,同我劃清界限。我們的老祖直截了當(dāng)?shù)馗嬖V她說:“我們還靠他吃飯哩!”——我伏案給我們的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寫信,妄想世間真會出現(xiàn)奇跡。但是世間怎會出現(xiàn)奇跡呢?世間流傳的是:“文化大革命七八年一次,一次七八年”。我寫這些信,等于瞎子點(diǎn)燈,白費(fèi)一支蠟。我卻一廂情愿,癡心妄想,妄想有一天一睜眼,最高指示者乾綱獨(dú)斷,毅然昭告天下:“文革”結(jié)束。我這個鬼再轉(zhuǎn)變成人,那時我真要更加用萬倍的激情來歌頌我們“人民的大救星”。那該有多么好呀!在彌漫宇宙仿佛凝固起來的黑暗中我隱隱約約從“最高樓”(陳寅恪先生有詩曰:“看花愁近最高樓”)上看到流出來的一線光明。然而最終證明,這只是一片海市蜃樓,轉(zhuǎn)瞬即逝。我每天仍然是勞改、批斗、審訊。

就是在家里,不勞改,不批斗,不審訊,日子也過得不得安生。同住一單元的要同我劃清界限的那一位太太,我在上面已經(jīng)談過幾句了。但是麻煩還不止這一些。她逼我把存在他們屋中的據(jù)說北京只有一張的紅木七巧桌和大沙發(fā)搬出來。我真是進(jìn)退兩難。我現(xiàn)在只剩下堆滿了東西的一大間和一小間房子。這些大家伙往哪里放呢?樓下存書的車庫,抄家之后,一片狼藉,成了垃圾堆,我看都不忍看。沙發(fā)和七巧桌無論如何也是搬不進(jìn)去的。火上加油,樓下住的一位女教員還貼出小字報,要我把書搬出車庫。我此時一個朋友也沒有,誰都視我如瘟神,我向誰求援呢?我敢走出去嗎?我好像是烏江邊上四面楚歌的項羽。幸虧我已經(jīng)研究過比較自殺學(xué),我決不自刎。我還要活下去。但是活下去又怎樣呢?我真已經(jīng)走到了山窮水盡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