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瀛洲

一生的遠行 作者:季羨林


 

我仿佛正飛向一個古老又充滿了神話的世界,心里有點激動,又有點好奇。但我又知道,這是一個嶄新的完完全全現(xiàn)實的世界,我的心情又平靜下來……

我就是懷著這樣復(fù)雜多變的心情,平靜地坐在機艙內(nèi)。飛機正飛行在萬米高空。我覺得,仿佛是自己生上了翅膀,“排空馭氣奔如電”,飛行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飛機。下面是茫茫云海,大地上的東西,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從時間上來推算,我大體上能知道,下面是什么地方。兩個多小時以后,茫茫云海并沒有改變。但是我明確地知道,下面是大海。又過了一些時候,飛行速度似乎在下降。不久,憑機窗俯望,就看到海岸像一抹綠痕:日本到了。

我是第一次到日本來。但是我從小就讀了大量關(guān)于日本的書籍,什么瀛洲,什么蓬萊三島。雖然我不大懂這些東西,“山在虛無縹緲間”,可是日本對我并不陌生。今天我竟然來到了這里。對來過的人說來,也許是司空見慣的事。對我說來,卻是滿懷新奇之感。機艙中那種復(fù)雜的心情,又向我襲來。我不禁有點興奮起來了。

同行的一位青年教師說:“來到日本,似乎是出了國,又似乎沒有出?!倍潭處拙湓捄苄蜗蟮氐莱隽艘粋€中國人初到日本的心情,事情確實是這樣。時間只相隔兩三個小時,短到讓我們決不會想到自己已經(jīng)遠適異域。東京大街上的招牌、匾額,甚至連警察廳的許多通告和條例,基本上都是漢字,我們一看就能明白。街上接踵聯(lián)袂的行人,面孔又同我們差不多。說是已經(jīng)身在異國,似乎是不大可信的。從前一位中國詩人到了法國巴黎,寫了兩句有名的詩:“對月略能推漢歷,看花苦為譯秦名。”在東京,也同在巴黎一樣,是在國外,但是我們卻決不會有這樣的感覺?!霸率枪枢l(xiāng)明”,在日本也同樣地明了,至于花,好多花的名字,中日文是一致的。倘若我們不仔細留意,我們決不會感到,我們已經(jīng)是在離開祖國幾千里外的異域了。

但是,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表面上的東西,而是日本人民的心。近兩三年來,我在北京大學(xué)接待過幾十個日本代表團。其中有重要的政治家,有著名的學(xué)者和作家,有年高德劭的大和尚,有聲名遠揚的親臺派,有老人,有青年,有男子,有婦女。他們的職業(yè)和經(jīng)歷都是完全不同的,政治見解也是五花八門。但是,他們幾乎都有一顆對中國人民誠摯的心。他們對于中國過去的文化曾經(jīng)幫助過日本這一件事,表示由衷地感謝;對于極少數(shù)軍國主義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災(zāi)難,又表示真誠的內(nèi)疚。我曾多次為這樣一顆顆的心而感動。我感到,從我們嘴里說出的和我們耳朵里聽到的“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這一句話,表示了我們兩國人民的真誠愿望,決不是一句空洞的話。

就在不久以前,我招待一個日本大學(xué)校長代表團。團長是一位學(xué)自然科學(xué)的大學(xué)校長。他純樸熱情,誠摯忠厚,真正是一位學(xué)者??礃幼?,他并不擅長辭令,但是說出來的話卻句句能激動人心。在一次宴會上,喝了幾杯茅臺之后,他臉上泛起了一點紅潮,樣子已經(jīng)有幾分酒意了。他站起來講話,又講到日中文化關(guān)系,講到日本軍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騷擾。這些話并沒有新的內(nèi)容,我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毫不陌生了。但是,現(xiàn)在從這樣一位學(xué)者口中說出來,卻似乎有異常的力量,讓我永遠難忘。

今天我自己來到了日本,接觸到許多日本學(xué)者,接觸到廣大的日本人民。盡管我不能同所有的日本人民都談話;但是,從一粒沙中可以看到宇宙,從少數(shù)日本朋友的談話中,我仿佛聽到了廣大日本人民的聲音。我在國內(nèi)從日本代表團那里得到的印象,今天都完全得到了證實。

日本這個國家,整個就是一座大花園。到處樹木蓊郁,綠草芊芊,很難找到一塊不干凈的地方。如果你想丟掉一團用不著的廢紙什么的,那還真不容易,你簡直找不到一塊可以丟廢紙的地方。家家戶戶,不管庭院有多么小,總要栽上一點花木。最常見的是一種矮而肥的綠松,枝干挺拔,綠意逼人。襯托著后面的小樓,看上去令人怡情悅目。

至于住在這里的人,都彬彬有禮,“謝謝!”“對不起!”經(jīng)常掛在嘴上。日本人民九十度的鞠躬是聞名全世界的。

但是,彬彬有禮并不等于慢慢騰騰。初到日本的人,大概都會感到,日本人走路、辦事,都是急急忙忙,精神高度集中。連穿著高跟鞋走路的女士們,也都像趕路似的,脊背挺直,精神抖擻,得、得、得一溜小跑。好像前面有什么東西吸引著,后面有什么東西追趕著。日本人重視工作、重視工作效率、重視時間,決不肯浪費一點時間的。有的外國人把日本人描繪為“只知道工作的蜜蜂”、“工作中毒”等等。這些說法,我覺得絲毫沒有諷刺的意思,而是充滿了敬佩與贊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時,日本戰(zhàn)敗了,國破家亡,瘡痍滿目,過了一段非常艱苦的日子。一直到今天,年紀(jì)大一點的人,談起來還心有余悸。然而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他們又勇敢地站了起來,創(chuàng)造了讓全世界都瞠目結(jié)舌的奇跡。這似乎難以理解,實際上卻非常自然。聯(lián)想到我上面說到的日本人民的那種精神,創(chuàng)造些子奇跡,又有什么可以吃驚的呢?

我今天來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既陌生,又熟悉;既有神話,又有現(xiàn)實;既屬于歷史,又屬于當(dāng)前;即顯得很遠,又顯得很近;既令人驚詫難解,又令人感到順理成章。向這樣一個國家和人民,我們有許多東西是可以學(xué)習(xí)的。如果說從前的蓬萊、瀛洲都隱在一團虛無縹緲的神話的迷霧中,那么今天的日本卻明明白白、毫不含糊地擺在我的眼前。我就這樣懷著好奇而又激動的矛盾心情,開始了對日本的訪問。

1981年7月原稿

1982年1月4日抄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