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拉是有名的地方,有名就有在泰姬陵。世界輿論說,泰姬陵是不朽的,它是世界上多少多少奇之一。而印度朋友則說:“誰要是來到印度而不去看泰姬陵,那么就等于沒有來?!?/p>
我前兩次訪問印度,都到泰姬陵來過,而且兩次都在這里過了夜。我曾在朦朧的月色中來探望過泰姬陵。整個陵寢在月光下幻成了一個白色的奇跡。我也曾在朝暾的微光中來探望過泰姬陵,白色大理石的墻壁上成千上萬塊的紅綠寶石閃出萬點金光,幻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奇跡。總之,我兩次都是名副其實地來到了印度。這一次我也決心再來,否則,我的三訪印度,在印度朋友心目中就成了兩訪印度了。
同前兩次一樣,這一次也是乘汽車來的。車子下午從德里出發(fā),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到了阿格拉。泰姬陵的白色的圓頂已經(jīng)混入暮色蒼茫之中。我們也就在蒼茫的暮色中找到了我們的旅館。從外面看上去,這旅館磚墻剝落,宛如年久失修的莫臥兒王朝的廢宮。但是里面卻是燈光明亮,金碧輝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房間都用與莫臥兒王朝有關(guān)的一些名字標出,使人一進去,就仿佛到了莫臥兒王朝;使人一睡下,就能夠做起莫臥兒的夢來。
我真的做了一夜莫臥兒的夢。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趕到泰姬陵門外。門還沒有開。院子里,大樹下,彌漫著一團霧氣,摻雜著淡淡的花香。夜里下過雨,現(xiàn)在還沒有晴開。我心里稍有懊惱之意:泰姬陵的真面目這一次恐怕看不到了。
但是,突然間,雨過天晴云破處,流出來了一縷金色的陽光,照在泰姬陵的圓頂上,只照亮一小塊,其余的地方都暗淡無光,獨有這一小塊卻亮得耀眼。我們的眼睛立刻明亮起來:難道這不就是泰姬陵的真面目嗎?
我們走了進去,從映著泰姬陵倒影的小水池旁走向泰姬陵,登上了一層樓高的平臺,繞著泰姬陵走了一周,到處瞭望了一番。平臺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座高塔,尖尖地刺入灰暗的天空。四個尖尖的東西,襯托著中間泰姬陵的圓頂那個圓圓的東西,兩相對比,給人一種奇特的美。我想不出一個適當?shù)拿~來表達這種美,就叫它幾何的美吧。后面下臨閻牟那河。河里水流平緩,有一個不知什么東西漂在水里面,一群禿鷲和烏鴉趴在上面啄食碎肉。禿鷲們吃飽了就飛上欄桿,成排地蹲在那里休息,傲然四顧,旁若無人。
我們就帶著這些斑駁陸離的印象,回頭來看泰姬陵本身。我怎樣來描述這個白色的奇跡呢?我腦筋里所儲存的一切詞匯都毫無用處。我從小念的所有的描繪雄偉的陵墓的詩文,也都毫無用處?!氨掏叱鹾猓鹎o一氣旁。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倍嗝葱蹅サ脑娋溲?然而,到了這里卻絲毫也用不上。這里既無繡戶,也無雕梁。這陵墓是用一塊塊白色大理石堆砌起來的。但是,無論從遠處看,還是從近處看,卻絲毫也看不出堆砌的痕跡,它渾然一體,好像是一塊完整的大理石。多少年來,我看過無數(shù)的泰姬陵的照片和繪畫;但是卻沒有看到有任何一幅真正的照出、畫出泰姬陵的氣勢來的。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鋪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純白的大理石,腳下踩的是純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純白的大理石,欄桿是純白的大理石,四個高塔也是純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純白的光輝中,翹首仰望,純白的大理石墻壁有幾十米高,仿佛上達蒼穹。在這時候,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仿佛給這個白色的奇跡壓住了,給這純白的光輝網(wǎng)牢了,我想到了蘇東坡的詞:“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蔽易约悍路鹨呀?jīng)離開了人間,置身于瓊樓玉宇之中。有人主張,世界上只有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把二者融合起來成為渾然一體的那種美,只應(yīng)天上有。我眼前看到的就是這種天上的美。我完全沉浸在這種美的享受中,忘記了時間的推移。等到我從這瓊樓玉宇中回轉(zhuǎn)來時,已經(jīng)是我們應(yīng)該離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