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 “好閱讀”與“壞閱讀”(2)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作者:尹建莉


第三,可能的話,盡量租書看或借書看。

租書或借書可以促進孩子盡快把一本書看完。圓圓看全套的金庸武俠小說基本上都是租著看的,她為了省租金,就有意識地抓緊時間看,每本書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幾天雖然多花不了幾個錢,但1元錢左右就能讀一本書這種感覺很讓她興奮,這無意中也促進了她快速閱讀的愿望。

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

許多家長在孩子讀完一本書后,總喜歡考察他“記住了多少”。

有位家長,也聽取了別人的建議,同意讓孩子看課外書。孩子剛讀了第一本小說,家長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復述這個故事,背會其中的“優(yōu)美段落”,要孩子在寫作中用上小說中的一些詞語和素材,甚至還要求孩子寫讀后感。到孩子讀了第二本小說,她就責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認為前一本書白讀了。家長這樣做簡直是故意給孩子制造絆腳石。這反映了家長的兩個問題,一是不理解閱讀,二是功利心太切。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厭惡閱讀。

當兒童面對一本書時,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識記的要求,他就會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識記上,而把閱讀的興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識到讀完一本書后有那么多任務等著他,他就不會想再去讀書。

破壞興趣,就是在扼殺閱讀。

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

兒童階段的閱讀大多是童話和小說,孩子只要喜歡讀,說明他已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他和書中人物一起經(jīng)歷過種種事件,并最后一起迎來一個結(jié)局,這本書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跡。具體內(nèi)容根本不需要孩子專門去記憶,即使他把三個月前讀的一本小說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記了,也不能說他白讀了。

至于背誦作品中一些“文字優(yōu)美的段落”,更是和學習語言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如果段落真優(yōu)美得打動了孩子,他自然會去模仿和記憶;如果“優(yōu)美段落”是家長選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認它優(yōu)美,這樣的背誦就沒什么意義。閱讀是一種潤物無聲的影響,在語言上也是這樣。背會別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寫出這樣的段落,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風格,與其背誦一段孩子并不喜歡的文字,不如讓他用這個時間多讀一本書。

俗話說“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中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差不多都屬于“外行”階段,孩子能看“熱鬧”就已很好,不經(jīng)歷這個階段,也難以達到內(nèi)行的階段。家長和教師最好不要急于讓孩子讀了一本書就看到這個意義,體會出那個感想,記住多少東西。你對孩子看電視、玩游戲懷有怎樣無功利的心態(tài),就應該對他的閱讀給出怎樣無功利的言行。

閱讀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讀得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xiàn)出來。

事實是,家長越少對兒童提出不適當?shù)挠洃浥c背誦要求,兒童通過閱讀掌握的知識越多。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有深入研究,他發(fā)現(xiàn),“人所掌握的知識的數(shù)量也取決于腦力勞動的情感色彩:如果跟書籍的精神交往對人是一種樂趣,并不以識記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規(guī)律性就很容易進入他的意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