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日共演強占我釣魚島的蹩腳雙簧(17)

激蕩中國海:最后的海洋與遲到的覺醒 作者:王佩云


有關中國海是"另一個波斯灣"的說話,曾迅速在全球傳播開來,吸引了很多國家和石油財團的目光,為日后中國海洋石油的對外開放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埃默里、哈里森等于免費給我們做了一次具有轟動效應的廣告。但是,"另一個波斯灣"之說,也引來了鄰近國家的覬覦,突然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海上爭端。哈里森"中國近海石油資源將引起國際沖突"的提法,就是基于這樣一個背景提出來的。1969年4月,韓國就曾擅自以假設的中間線為界,授予美國海灣公司所謂"租讓權",在涉及中國主權范圍的黃海地區(qū)進行地震勘探。中國外交部當即發(fā)表聲明,嚴正指出:"中國沿海海域的海底資源,屬于中國所有。目前韓國當局公然單方面引進外國石油公司在上述地區(qū)進行鉆探活動,對于這種做法可能造成的后果,中國政府保留一切權利。"韓國政府后來表示愿意就如何劃定兩國之間的大陸架區(qū)域舉行會談,海灣公司也不得不停止了在黃海海區(qū)的勘探活動。然該國在這方面的動作仍時斷時續(xù),至今也沒有消停下來。最嚴重的是日本在東海挑起的爭端,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在南海對我國島礁、海域及油氣資源的侵蝕和掠奪,都不幸被哈里森言中。

美國當年插手中國近海石油,主要還是通過在臺灣的蔣介石政權。那個年代,蔣介石還一心惦著反攻大陸,從他所處的立場實現(xiàn)中國的統(tǒng)一。美國的第七艦隊也還賴在臺灣海峽不走,繼續(xù)對中國進行封鎖。當埃默里"另一個波斯灣"的說法出爐后,蔣老先生立即給予美國海灣公司在臺灣海峽的"租讓權"。海灣公司派出的是裝備大量先進設備和精密儀器的"海灣之王"號,以及另一艘同樣裝備著靈敏儀器的勘探船,既可以用來探測海底石油資源,也可以直接轉入軍事用途,不時前進到距大陸海岸不到50海里的海域,不能不引起大陸高層的警惕,我有關部門為此頻頻向華盛頓發(fā)出警告,人民海軍也派出艦船密切跟蹤。哈里森在書中說,那距離始終保持在半海里左右,以至駐檀香山的太平洋美軍總司令向華盛頓發(fā)出十萬火急的請示電,擔心重演其電子間諜船"普韋布洛"號被人民海軍俘獲的悲劇。12月31日除夕之夜,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匆匆聚集在國務院工作室里開會,討論要不要出動第七艦隊派軍艦對付中國海軍的艦船。只因尼克松此時正醞釀同中國改善關系,以集中精力對付蘇聯(lián),"海灣之王"號悄然在中國海域消失。

哈里森的這本書還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勘探開發(fā)海洋石油資源與維護國家主權權利及海洋權益的關系。他說,中國解決同鄰近國家海洋爭端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維護這些海域豐富的油氣資源;而發(fā)展勘探開發(fā)近海油氣資源的能力,也正是中國維護本國海洋主權和權益的重要途徑;兩者應是相輔相成。在他看來,當今時代動輒以武力解決領土爭端和海洋糾紛已經(jīng)不合時宜,而北京也絕對不愿劍拔弩張與鄰國交惡。"軍事行動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卻同1972年后中國對亞洲政策的總趨勢不合。"哈里森因此認為,中國盡快充實和發(fā)展勘探開發(fā)近海油氣資源的能力,不失為維護有爭議海區(qū)主權權益的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方式,比起訴諸武力柔性得多,相對來說也容易被世界其他國家所接受。他在書中預言:"在短短幾年時間之內(nèi),北京即將能夠用它的勘探船只和鉆機,而不是用軍艦來表明它對大陸架某些特定地區(qū)的意圖。正像它的對手們正在用搞地震勘測和打'野貓'井的方式來確立它們的權利要求一樣,中國隨著它進口和自制鉆機的增加,也將越來越有能力照此辦理。"這里,大概可以用上一句"旁觀者清",哈里森的冷眼旁觀顯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時至今日也不算過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