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盛唐氣象(9)

國運 作者:席宏斌


 

而玄宗比其他二人更可惡的是,他把立儲這樣的國家大事完全看成個人的私事,且完全以母寵為前提。以此推斷,假如楊貴妃有子成年,那么未來的太子很可能是貴妃的兒子。事實上,貴妃獲寵后,貴妃的母親和幾個姐姐都被玄宗升了官,貴妃的哥哥楊國忠還被玄宗提拔為宰相。

想當(dāng)初,中宗即位后想把老丈人提拔為宰相,遭到宰相裴炎的反對,武則天還以此為由將中宗廢掉。而現(xiàn)在玄宗的思路和中宗如出一轍,他把國家權(quán)力當(dāng)成私有財產(chǎn)贈給了楊國忠兄妹,唐王朝豈有不敗之理,而貴妃兄妹命斷馬嵬坡也就不是偶然。

隨意廢立太子是玄宗后期犯的第二個致命錯誤(從這一點上,玄宗不及漢武帝和康熙)。

唐玄宗希望唐王朝強盛,更希望自己長壽。他想永葆青春的秘方一是召見神仙道士企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二是寵幸楊貴妃,采陰還陽。

玄宗晚年的第三個錯誤是誤入歧途,迷信鬼神(這個錯誤在漢武帝晚年也犯過)。

公元738年,玄宗把第三子忠王立為太子,經(jīng)過七、八年的歲月煎熬,太子終于羽翼豐滿,但此時玄宗又不準備傳位或讓太子參與政事。于是玄宗和太子的關(guān)系再度緊張起來。

公元747年,唐王朝的兩名重臣韋堅和王忠嗣一個被賜死,一個被貶,這兩人的共同特點是和太子關(guān)系親密:韋堅是太子妃兄,王忠嗣是太子的幼時玩伴。這兩人的罪名也差不多一樣:韋堅當(dāng)時擔(dān)任陜郡太守,水陸轉(zhuǎn)運使;王忠嗣擔(dān)任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兼朔方河?xùn)|節(jié)度使;二人一個被指控與外臣結(jié)謀,“欲共立太子”,一個被懷疑“欲擁兵以尊奉太子”,總之都犯下了“莫須有”的罪名。太子被迫與韋妃離婚,還不到四十,鬢發(fā)就已經(jīng)斑白了。

既然不想讓太子接班,玄宗就必須保證自己身體健康,于是玄宗開始探討使自己永葆青春的秘方。此時玄宗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頻頻召見各路道士,詢問神仙方藥之事,另一個措施是于公元740年即55歲時將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huán)納入宮中。為了讓楊玉環(huán)和自己有共同的愛好,玄宗還把楊玉環(huán)度為女道士,并取名號為太真。

公元745年,玄宗終于闖過了六十歲大關(guān)。此時的他,不僅在位的時間超過了有唐以來任何一個皇帝,經(jīng)濟的繁榮和國家的昌盛也超過了有唐以來任何一個時期,且六十歲的壽命也讓玄宗自我陶醉。此前唐高祖李淵活了七十歲,太宗五十二歲,高宗五十六歲,睿宗五十五歲,除高祖外,沒有一個超過六十歲。鑒于此,玄宗躊躇滿志,他不僅希望繁榮昌盛的局面能長期延續(xù),更希望自己的生命能長期延續(xù)下去。他派人到嵩山煉藥,又在宮中建壇。正月初六,玄宗親自在黃素上書寫了向上天祈福的文字,放在案桌上。突然黃素被風(fēng)吹起,望著直上云霄的黃素,玄宗浮想聯(lián)翩,似乎聽到了空中有“圣壽延長”的聲音。這本來是一種幻覺,而玄宗卻作為特大喜訊告訴了宰相。太子、諸王和宰相聽說后,也都上表稱賀。這一方面說明玄宗已深深陷入道教的宗教迷信中,同時也表明唐朝上層統(tǒng)治的集體性“荒誕”,而安祿山正是從這種“荒誕”中漸漸堅定了叛亂的決心。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受寵,他的兩個哥哥、三個姐姐都身居高位,堂兄楊國忠更是被提拔為宰相。一時間,楊家勢傾天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