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三人行之邁克爾(1)

尋找楚門:彼得-威爾的世界 作者:(英)喬納森·雷納


彼得·威爾的第一部長片《吞噬巴黎的汽車》,是他經(jīng)過短片和實驗電影階段后,個人導演生涯一次順理成章的結果。這部電影的主題--在一個專制的政府下,眾人的服從是危險的,保持個人獨立的行為也是困難的--與影片那黑色幽默的調(diào)子一起,描繪了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存在著的古怪威脅。這部電影的主題和調(diào)子顯示出:經(jīng)過兩部短片《三人行之邁克爾》和《霍姆斯塔爾》的磨煉,威爾的敘事技巧得到了提高(這兩部作品也都是威爾編劇的),也預示了《懸崖上的野餐》在藝術和商業(yè)上的雙豐收。

在風格上,《吞噬巴黎的汽車》與威爾以前的短片有著共同的元素:結構、畫面和配樂。這些元素在他的全部電影作品中都重復出現(xiàn),同時,這三部影片的敘事和風格,也預示了它們在以后的電影中將被繼承?!度诵兄~克爾》中青年的反抗,是與當時宣揚另類的文化以及威爾個人在1960年代的經(jīng)歷相關的?!痘裟匪顾枴吠ㄟ^寓言性的故事,批評了澳大利亞文化那種過去繼承英國、戰(zhàn)后又緊密跟隨美國的傳統(tǒng)?!锻淌砂屠璧钠嚒返娘L格融合了歐洲電影和美國電影的修辭,在場景的設置上模仿了西部片,在剪輯上采用了當時法國片的風格。這部電影還從澳大利亞的幻想片和恐怖片,以及當代的美國科幻片中獲取靈感,增強了威爾的表達模式。

威爾早在八年前就開始了他的電影職業(yè)生涯,為一個團體俱樂部的時事諷刺劇拍攝喜劇短片,同時他還是悉尼ATN 7電視臺的一名置景工。在1960年代,威爾在歐洲經(jīng)歷了“和平與愛情”的非暴力政治主張和反越戰(zhàn)游行,這使得他希望在娛樂業(yè)中工作,同時這些經(jīng)歷也是《三人行之邁克爾》的故事背景。威爾的時事諷刺短片受到了好評,雖然他還繼續(xù)從事置景工的工作,卻開始導演一個熱門的諷刺節(jié)目“梅維斯·布拉斯通脫口秀”(The Mavis Bramston Show)并且剪輯電影片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