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孩子,畫畫很棒,總是得第一。人家問:“你爸爸媽媽不懂畫畫,你的畫怎樣這樣好?”
他爸爸是沒什么文化,倒很會教育孩子。剛開始看到孩子瞎畫,畫的貓不像貓,狗不像狗,他爸爸說:“孩子,畫的太好了,我就喜歡看你畫的畫。”
孩子想,爸爸說我畫的不錯,第二天又畫。“哎呀,今比昨天畫的還要好,畫的更像了,我還畫不出來呢!”這就是鼓勵,盡管孩子畫的亂七八糟。就這樣,孩子越發(fā)喜歡畫畫,也就越畫越好了。
另一個女孩,愛唱歌。本來唱的不錯,一次她唱歌的時候,老師在旁邊說了一句:“什么呀,別唱了,你這個破嗓子還想唱歌呀?!睆拇耍∨l(fā)誓,一輩子不唱歌了。
你們看,一句話毀了孩子的一輩子,他的父母都沒意識到。這不光是培養(yǎng)孩子興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培育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的問題,培養(yǎng)孩子要有堅定的信念、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問題。
做人是最重要的,一個孩子將來能不能成才,人的智慧相差是有限的,關(guān)鍵是心靈、品格、胸懷和肚量,這跟父母自身的素質(zhì)很有關(guān)。有些父母只重視智商,不重視情商,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會誤人子弟的。
l喝牛奶是一輩子的事
很多家長對獨(dú)生子女疼愛有加,但疼的不得法。怎么疼孩子呢?有的家長給孩子買燕窩、鱉精,還有什么西洋參、蜂王漿,各種各樣的補(bǔ)品,生怕孩子營養(yǎng)不良。其實哪有那么多燕窩,一看燕窩,里面全是豬皮。鱉精呢,說的更好,電視臺曾報道了一個工廠,一共養(yǎng)了兩只鱉,做了三百多箱鱉精,完了這兩只鱉還活著。其實花那么多錢買補(bǔ)品干啥,你給孩子喝牛奶加維生素B就足夠了。
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喝好呢?睡覺前,因為孩子長個子不在白天,生長激素要在夜里分泌,所以睡覺前喝奶加一片維生素C和一片復(fù)合維生素B,這個孩子不但長的高,體重正常,抵抗力強(qiáng),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發(fā)燒什么也沒有,很健康,一路健康,一生健康。一袋奶加上維生素C、復(fù)合維生素B,不到一塊錢就夠了。
l猴媽媽的試驗——母愛到底多重要
科學(xué)家做過試驗,三組小猴子,剛剛出生的小猴,一組猴媽媽喂奶,一組棉花媽媽喂奶,一組鐵絲媽媽喂奶。猴媽媽喂奶,猴兒是親媽。棉花媽媽是什么意思?就是用絨布、棉花做的仿真猴,這個猴的大小、樣子跟真猴一模一樣,不過是用棉花做的。鐵絲媽媽是什么意思呢?用細(xì)鐵絲編一個仿真猴,這個猴的大小、樣子、顏色跟真猴一模一樣,不過是用鐵絲做的。三組三個籠子分開養(yǎng)。
喂養(yǎng)過程中嚇唬小猴,敲鑼打鼓放鞭炮。哎呦!這一嚇唬,小猴害怕了,害怕就找媽去了?!皨專 庇H媽那組,哎呦,媽一看小猴嚇成那個樣,心疼,抱抱它、親親它、摸摸它,告訴它:“你別著急,媽媽在你身邊,媽疼你,你放心?!卑?,這小猴有媽一抱一疼,很快就安定下來了。棉花媽媽這組呢?小猴一抱媽:“媽呀!”媽媽挺軟和,可媽媽不說話。這是棉花媽媽,軟和的媽媽還是個安慰。鐵絲媽媽這組呢?小猴害怕去找媽,一抱媽,這個媽媽是硬梆梆、冷冰冰的,還不說話。
這三組猴都有猴奶吃,三組的猴奶是一樣的,不過一組是親媽媽,一組是棉花媽媽,一組是鐵絲媽媽。三組猴子都長大了,都有奶喝,長到一歲,一測智商,猴媽媽這組智商最高,學(xué)習(xí)最快,成績最高;鐵絲媽媽這組智商最低,又笨又傻,差距很明顯。
再測量情商,也就是非智力因素。當(dāng)前的社會,壓力非常大,競爭非常激烈,我們要想取得成功,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什么叫非智力因素?就是你的團(tuán)結(jié)、協(xié)作、與人共事的能力,還有意志、克服困難、品德等。好,一測情商,兩組相差更多。猴媽媽這組情商最好,開朗、活潑、外向、團(tuán)結(jié)協(xié)作,教育的很好;鐵絲媽媽這組情商最低,孤僻、冷酷、內(nèi)向、自閉、殘酷,怎么教育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