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王小姐,30歲,經(jīng)理
事件記錄(口述):
我自認為長得不難看,高挑的個頭,勻稱的身材,披肩的長發(fā)……朋友說我像舞蹈演員,我 也曾為此沾沾自喜,但我的感情問題總處理不好,我常常抱怨曾與我親近的男人。至今已步 入30歲的我,仍周旋于兩個男人之間,并非我腳踩兩只船,而是:愛我的人我不喜歡,但又 無法擺脫,我愛的人對我若即若離,卻令我無法自拔。到底怎么辦?
像許多同齡的女孩子一樣,我也想嫁給一個有責任心且愛我的男人,可目前的狀況讓我無法 做出抉擇,有朋友給我建議:要么選擇安全感,要么選擇浪漫。而我有些貪心,兩者都想要 ,想一想,這也是一個普通女孩兒的正常想法,但這對于我,就顯得特別難,一個偶然的機 會,我接觸了心理醫(yī)生,在他那里,我得到了另類答案。
他說,這一切都是緣于我幼時的家庭經(jīng)歷,我一下子愣住了,“怎么,難道您知道我小時候 的事?但已經(jīng)這么久了,怎么還會影響到我的今天?”
他說?:“?從你的言談舉止中就可看出你走入了兩個極端,一邊是想做個好女人,一邊是 不愿意作女人,而這一特質(zhì),后天是沒有能力達成的,必須由家庭塑造才能完成。”
于是,在他的引導(dǎo)下,我開始回溯童年往事:
幼時經(jīng)歷:
幼時,不知什么原因,父母一直分居兩地,那時,我陪著爸爸,而哥哥被送到外婆家,一待 就是9年。爸爸對我有求必應(yīng),在我的感覺里,媽媽甚至都是可有可無的。而當我長到10歲 ,也就是哥哥和媽媽回來后,我的生活格局就被打破了――哥哥天天和我爭寵,而父母感覺 對哥哥有虧欠,不僅處處遷就他,而且讓我也凡事讓著他,在別人的眼中,我倒成了姐姐, 而且我還樂此不疲地習慣了這種角色。等我們都長大了,哥哥沒有考上大學(xué),在家里待業(yè), 父母收入不高,我還得承擔哥哥大部分的生活費,哥哥有時候發(fā)作起來脾氣很壞,我就像養(yǎng) 一個兒子一樣承受他的一切,甚至準備養(yǎng)他一輩子。
咨詢過程:
咨詢師:“你為什么準備養(yǎng)他一輩子?”
我愣了,的確,我從未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就是覺得應(yīng)該這么做,細想想,原來是“由于我 在爸爸身邊時間較長,而哥哥長期在外婆家,沒有受到父母的眷顧”的念頭在起作用。而咨 詢師又問我:“你真的欠他的嗎?”
我低下頭,“按理說,我是不欠他的,可心里就是過意不去,憑什么他從小就被送到外婆家 ,而我在爸爸身邊?!”
“可這個現(xiàn)實是你造成的嗎?”
我搖搖頭。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你將父母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是第一;第二,由于長期和父親生活在 一起,所以幼時便承擔起了‘代理母親’的責任,與父親之間形成了‘假相夫妻’,而你還 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個小大人了,過早地承擔起了力不從心的職責,這項職責,讓 你在幼時形成了一項決斷:我必須做得足夠好,才能讓爸爸開心。而這個‘好’,與你的年 齡是不相稱的?!?/p>
“這與我現(xiàn)在的感情問題有什么直接的關(guān)系嗎?”
“有直接的關(guān)系。難道你沒有發(fā)現(xiàn)嗎?現(xiàn)在的兩個男人正是父、兄在你生活里的影子?”
咨詢師的暗示,使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zhàn)――這難道是真的嗎?但這的確是真的――我愛的人 ,那正是父親的角色:大我7歲,卻對我若即若離,但我不顧一切地投懷送抱,因為他讓我 安全;另一個和我同歲,拼命地依賴我,粘我,但我就是沒有感覺,卻因為同情,為他付出 了那么多,連他的媽媽都被我照顧……我周旋在這兩個男人之間,簡直就是我成長過程的寫 照!
想到這里,我茫然不知所措。而咨詢師告訴我,若想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先讓自己的心態(tài) 回到那個當年小大人的感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