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并不是人們平時泛泛所指的謀事輕松而成的意思,這個詞也是載“道”的。此道即:掌握了萬事萬物之理,若運用易理之法則去處理事情,就一定會很輕松。這就是“容易”的真實本義,就是從字面上講也可以看出來,“容”就是包容、涵容,“易”就是《易經(jīng)》的易,代表《易經(jīng)》的運用法則。這兩個字組詞以后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涵容、掌握《易經(jīng)》的應(yīng)用法則,并以此法則來處理對待事情。
再如“知道”一詞,“知”是明白、通曉、了解的意思,“道”是道法自然的道。人們在說知道一詞時,只是理解其泛化的意義,并不真正理解道法自然的“道”是什么;不能理解這個真正的道,就談不上真正的知道!如此泛化的用下去,文字就逐漸喪失了載道的功能。
再如“聰明”一詞。聰,則無所不聞;明,則無所不照――這才是“聰明”一詞的真實內(nèi)涵。如今它的本意也被泛化了,僅僅是智力好這一概念的代言而已,并非真正的智慧。通過以上數(shù)點,我們應(yīng)當(dāng)明白什么是“形而上者謂之道”――我們對文字泛化意的深入思考,以及超越文字其形,對其內(nèi)在所藏真正道理的探究,就是“形而上者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