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追求物質(zhì)利益并沒有錯,但是貪財貪到和珅這種程度,那就是不義之財啦!和珅的?歷也正應(yīng)了"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句話。他雖然聚積了大量不義之財,但最后也只能落得個一切不義之財盡入國庫、自己自盡而死的下場。
基督教說:"貪財是萬惡之根。"巴哈依教說:"你所擁有的不必喜悅,今晚它們是你的,明天別人就會占有它們。"猶太教言:"人有金子,卻沒有知識,他有什么呢?"因此,也有些人說那些富家子弟很可憐,因為他們"窮得就只剩下錢了",金錢并沒有帶給他們幸福安樂的生活,反而成為他們墮落的助緣。
從前印度有個地方,很多人都信仰文殊菩薩,想塑一尊文殊菩薩的像來拜,但是不知道文殊菩薩的相貌是怎樣的。后來有人建議找個最英俊的青年來做模特,按他的相貌塑一尊像來拜就可以了,大家都贊成。于是,有一位很英俊的青年被選來做模特。像塑好了,這位青年得了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賞金,他好像中了彩票一般,歡天喜地地回去了。
過了兩三年,離那個地方不遠的另一個鄉(xiāng)村,有一班人信仰夜叉鬼,他們說夜叉鬼是保護神,要塑一尊夜叉鬼的像來拜,但卻不知道夜叉鬼是什么樣子。后來有人建議說:夜叉鬼屬于鬼類,鬼的樣子一定是很丑的,我們可以從監(jiān)獄里找一個最丑的犯人,照他的樣子塑個像來拜就可以了。大家也都贊成。于是,他們從監(jiān)牢里找到一個最丑陋的犯人,來做模特,塑夜叉鬼的像。像塑好了,主事的人也送了一大筆賞金給犯人。哪里知道這個犯人一看到賞金,竟然大哭起來。
大家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么哭。犯人說:"兩三年前,我是最英俊的青年,曾?被選為塑文殊菩薩像的模特,得了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賞金。我有了錢,就整天尋花問柳,賭博喝酒,游手好閑,染上了一身壞習慣。錢用光時,謀生無能,只好去做小偷。有一次偷東西失手,被抓坐牢,在監(jiān)牢里受盡折磨,現(xiàn)在竟被你們選為塑夜叉鬼的模特。金錢害得我好苦??!今天我看到賞金,便想起我的從前,使我感到懊悔、感到慚愧!"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擁有金錢而沒有智慧,金錢反而成為作惡的資本。不是通過辛勤勞動而獲得的財富,自然不懂得珍惜。今天在西方國家,為了使下一代能像一般人一樣辛勤工作,培養(yǎng)起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進而培養(yǎng)節(jié)儉進取的美德,有的富豪設(shè)立了"家族信托基金",只有在子女求學的適當階段,才給予一定額度的金錢資助,有的父母要求子女自力更生,念完大學甚至研究生,才允許他們動用"家族信托基金"的金錢,有的父母鼓勵子女到鄉(xiāng)下集體農(nóng)場工作,也有的長輩設(shè)立了"家族獎金",鼓勵在社會服務(wù)中表現(xiàn)杰出的子孫。
美國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茨承諾了會捐出自己百分之九十五的財產(chǎn),他希望能改變世界,并指責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婦孺所面對的困難,是"資本主義的失敗"所造成的。他指出,一架飛機失事墜毀造成100多人死亡,全球都有報道,但是在好多落后的國家,每天都有8000名兒童死于營養(yǎng)不良和缺乏醫(yī)療藥物,媒體卻只字不提。
《易?》上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很多有遠見的成功人士,都把自己的金錢捐獻給慈善事業(yè)。他們能夠想到在當今的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忍饑挨餓,有多少貧困的孩子交不起學費,于是把自己富裕的錢物拿出來,雪中送炭,救人一命,解人急困。他們所得到的內(nèi)心的喜悅,比一時揮霍所帶來的滿足感要真實、踏實而長久。
二、色字頭上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