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挫折成為登上成功寶座的基石(8)

心態(tài)即命運:正說傳統(tǒng)人生智慧 作者:劉余莉


要檢討挫折,我們首先要看清自己的弱點??辞遄约旱娜觞c需要我們有真正坦誠的個性。很多人都認識不到自己的弱點,也就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弱點了。

為了看清自己的弱點,我們不妨看一下明朝袁了凡先生的故事。

袁了凡是明朝的一個讀書人,他在前半生的時候仕途不是很順利,也沒有兒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高人,這個高人就要他反省自己的缺點,讓他看一看自己究竟有什么過失,導致了自己仕途不順,又沒有兒子。一?提示,袁了凡就馬上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的缺點。在細細思考之后,他坦誠地說:"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積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

他在反省自己為什么仕途不順的時候,主要談到了這幾點:我自己的福分很淺薄,又不能多去做好事,多積陰功,來培養(yǎng)可以享受大的福報的根基;我做事沒有耐心,對人不耐煩,又不能容人,別人有了過失我會把它記在心上,總也揮之不去,偶爾遇到了朋友呢,還會對他們提起;因為讀了很多的詩書,自己才華橫溢,有的時候因此而掩蓋了別人的才華;說話的時候不?過考慮,也不知道它對別人有什么好的影響和不好的影響,直心直行,輕言妄談。他說因為我有這么多的過失,所以才導致了我仕途不是很順利。

在反省自己為什么沒有兒子的時候,他也反省了六點。他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意思是說,大地非常污穢骯臟,但它往往長出了很多的生物;清澈見底的水里卻看不到魚,因為如果有魚就會被人給抓去了。了凡說他自己特別喜歡潔凈,嚴重到有潔癖的程度,他說這是我沒有兒子的第一個?因。

"和氣能育萬物,余善?,宜無子者二。"意思是說,和氣致祥,和氣能夠養(yǎng)育萬物,但是我卻喜歡發(fā)?,???刂撇蛔∽约旱钠?,對別人亂發(fā)火,這是我沒有兒子的第二個?因。

"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jié),常不能舍己救人,宜無子者三。"仁愛之心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忍,就是殘忍,對別人的苦難毫不心動,不想去同情幫助他。這個殘忍是不育的根本。我過分地珍惜自己的名聲,常常不能損害自己去幫助別人,這是我沒有兒子的第三個?因。

"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我這個人講話喋喋不休,而說很多的話就會消耗自己的氣,這是我沒有兒子的第四個?因。

"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他非常喜愛飲酒,飲酒之后常常爛醉如泥, 也會影響自己的精氣神。

"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他還喜歡打坐,而且一打坐就是整夜不睡。我們知道人的身體必須順著自然的規(guī)律來運行,才能夠保持健康。晚上23點到凌晨1點鐘,相當于一年四季的寒冬季節(jié),這個時候如果還不睡覺的話,就等同于我們穿著很薄的襯衫出現(xiàn)在寒冬季節(jié),是很容易得病的。他不知道保養(yǎng)身體,這是他認為自己沒有孩子的第六個?因。

最后他還說了一句話:"其余過惡尚多,不能悉數(shù)。"除了這些過失以外,我還有很多很多的過失,不能一一加以列舉了。

袁了凡先生的認識反映了古人的倫理觀,但也對我們積極的啟發(fā)。他的仕途在日后也變得比較順利,還生了兩個兒子。到了晚年,他就把自己一生改過的?歷寫給了自己的兒子,稱為《袁了凡家庭四訓》,簡稱為《了凡四訓》。

03財色名利觀是成敗的根由?

袁了凡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呢?就是一個人要認識到自己的弱點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我們能夠坦率地面對自己?,F(xiàn)在的人很多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人性弱點,不是貪財就是貪色,不是貪名就是貪利,總之總會有一兩樣放不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