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顏亂――白居易《長恨歌》(3)

笑看云起共潮生 作者:李建峰


《長恨歌》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但是令人“長恨”的,卻不僅僅是這種感情悲劇。詩歌開頭就暗示了這點?!皾h皇重色思傾國”,為整個悲劇奠定了基調(diào),埋下了伏筆。

白居易對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相遇相愛,還是交代得非常清晰的?!耙怀x在君王側(cè)”的楊玉環(huán),是世間少有的美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兩句詩把楊家小女夸到了極致。美到這個份上,已經(jīng)變成處于巔峰的魔力,是擁有著讓人迷失的力量的。貴妃華清池里舒洗凝脂,輕搖金蓮生嬌態(tài)。唐玄宗果真一見傾心,“從此君王不早朝”了。

這種充滿情欲的愛戀,只要沉淪,就永遠沒有結(jié)束了。只能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無法收拾。玄宗和貴妃的縱情歡娛是驚人的。君主對楊貴妃的寵愛已經(jīng)失控,不但她自己“三千寵愛在一身”,連姊妹兄弟都“皆列土”。影響之大,白居易從側(cè)面也做了烘托:不重生男重生女。在中國封建時代,男尊女卑,男孩還承擔著繼承香火的重任,所以重男輕女是堅不可摧的共識。楊貴妃的出現(xiàn),竟能改變這種局面,實在令人驚嘆。

唐朝以安史之亂為界,之前是盛唐,之后就國力凋敝。而在唐玄宗與唐貴妃的愛情中,安史之亂占據(jù)了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說,安史之亂貫穿并決定了他們整個情感世界。沉迷于愛情的唐玄宗不理國事,刺激了戰(zhàn)亂的加速來臨。叛軍正是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發(fā)兵長安的。安史之亂的爆發(fā),把兩人直接推往毀滅。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幾句,寫的是馬嵬坡事變。唐玄宗一行倉皇逃往蜀地時,途經(jīng)馬嵬坡,將士嘩變,要求玄宗殺奸臣楊國忠,賜死寵妃楊玉環(huán)。玄宗無奈,在愛情和性命王位之間選擇了后者。逃亡時期的君王,就算血淚相和,也是沒有任何辦法搭救自己心愛的人的。一代美姬,就這樣香銷玉焚了。

楊貴妃的死,拉開了故事千年不滅的悲劇序幕。國與家,情與欲,生與死,反復交織在一起。鄭畋曾有詩云:“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本头Q贊玄宗果斷割舍感情,換來政治上的重新崛起。在他的詩中,唐玄宗的“帝王”身份大過“活生生的人”。而留傳在大街小巷的愛情故事,是不需要政治兀然介入的。楊貴妃的死,換來的不過是一聲嘆息。唐玄宗貪戀美色,荒廢國事,任性妄為,才是最終導致“長恨”的根源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