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撞擊下的大學生活

中國這邊,美國那邊 作者:方大為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大學是北大、清華和人大,其他大學如南開、復旦、南大、武大和中山大學等也比較受歡迎。最受歡迎的專業(yè)包括經濟學、大眾傳播學、心理學、計算機和生物工程等。近年來,大學發(fā)展的趨勢之一是合并,通過合并來增加資源設備的利用率。在東北的吉林大學,通過與長春的其他幾所大學合并,據說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大學,共有四五萬人吧。浙江大學與杭州的其他幾所大學合并后有三四萬人,也擴大了規(guī)模。從總體來說,大學的管理模式還很落后。在師資力量、辦學開放性、包容性等方面都需加強。在2003年召開的大學校長論壇上,所有校長,包括幾所最著名大學的校長都照著稿子念,而且稿子非常boring(煩),內容沒有任何趣味。一位記者忍不住說,“請問,您剛才講您的大學的學風幾十年前是多么的自由活躍,而您卻在念稿子,這讓我們看不出一點大學精神來。”這位校長的回答是,“這是分場合的,這種場合我還是念下去好?!边@種現象讓人很失望。大學校長都如此,大學怎么能提高呢?  

大學的校園生活有幾個基本特點。一是生活移植性。在美國,地區(qū)差距不明顯,但中國城鄉(xiāng)地區(qū)差距很大,不同階層的人來到大學就會發(fā)現跨地區(qū)和文化的交匯,這比美國大學生受到的文化撞擊更大。二是就業(yè)難度很大。在大學里,就能感到職業(yè)競爭的激烈。大學與社會的聯(lián)系增強,大學生主動去尋找社會聯(lián)系,為就業(yè)做準備。三是能力訓練落后。雖然大學在知識層面的介紹有提高,但在培養(yǎng)能力上面還相差很遠,學生就業(yè)時能力太差。但從社會關系來看,大學建立的同學關系是一個人在畢業(yè)后幾年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里的非功利社會關系的主要來源。總的來說,中國的大學是學生真正社會化的開端。我自己還是很懷念大學生活的?! ?/p>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在美國,大學生活也存在文化沖擊,但不像中國這么突出。因為這個過程在高中時已經完成,大學時就已經習慣了。但大學與高中不同的是,高中是義務教育,而大學是需要經過申請錄取過程競爭的,而且上大學的人從社會經濟背景看,層次要高一些?! ?/p>

大學的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每年,大學的錄取標準都會提高。在我讀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時,第一天聽校長的歡迎講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你們向右看一下,向左看一下,你們身邊的至少一個人是高中時的第一名,大家都很出色。這種競爭情況就很激烈。許多中國學生都想去美國學習。美國比較好的學校,文史類的有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理工類的有得州大學、密歇根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大學等;在國際關系類的學校里,喬治城大學是最好的。  

美國人認為應該通過大學4年或5年的時間學些新東西、交些朋友、享受生活、發(fā)展性格和各方面的能力。我們把這個過程看作發(fā)展自己的機會:一方面學習很重要;另一方面,學習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活動,比如性格培養(yǎng),也非常關鍵。許多美國公司在招聘時會看重學生發(fā)展的全面程度。  [返回目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