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從小就下手
理財對孩子也很重要,好的消費習慣不但可以增強孩子的自制能力,也可以教他們權衡利弊,分清主次,培養(yǎng)他們的計劃性和計算能力。
身邊有不少朋友在這方面很頭疼,他們要不就一分錢不給孩子花,要不就是孩子要什么買什么,在中間找到平衡點看起來很不容易。不給孩子花錢,孩子大一點之后會發(fā)現(xiàn)很難做到,因為他們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要點錢自己偷偷放起來,或者干脆就是偷偷拿大人的錢花。阻止孩子花錢的目的達不到,孩子長大了還可能成為不會正常理性消費的一類。而要什么買什么就更不合適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欲望會越來越大,虛榮心越來越強,這樣的孩子將來或許會成為“月光族”或“啃老族”。
在風風三歲前每次帶他到超市總是像經(jīng)歷一場戰(zhàn)爭,這小家伙看見什么拿什么,全然不顧我們口袋里的銀子夠不夠數(shù)。也曾耐心地告訴他什么東西有用,什么東西沒用,但是一到超市,面對那么多的誘惑,這些教導就顯得有點無力了。
起初只要不是過份的要求,我們總是硬著頭皮照付。回家看著袋子里的東西,全是些牛肉干、膨化食品、果凍、餅干、糖果、橡皮泥、沙畫、玩具……,垃圾食品和重復購買的占了絕大部份。
后來就是他在前邊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往推車里拿,我們跟在后面悄悄地往外撿,反正他也記不得,結(jié)賬時壓力就少了很多。有幾次被小家伙發(fā)現(xiàn)選中的物品竟沒在袋子里,他就長了心眼,牢牢地看著手推車,不給我們下手的機會了。
我要不停地給他解釋什么可以留下,什么必須放回去,有時還要軟硬兼施,威逼利誘。遇到他耍賴哭鬧,馬上空手帶他離開超市。一趟下來,常被他折騰得口干舌燥、筋疲力盡。 這種情況在他四歲后得到了改善,我們改變了策略,每次到超市前就給他十塊錢,讓他自己選擇他要的東西,自己結(jié)賬。如果超出,我們堅決不替他支付,如果哭鬧,錢馬上沒收。而如果沒花完,他可以放著,等攢多了給他買他喜歡的大件東西,比如說書,藍球或是玩具。得到風風的同意之后,此案得以通過。
進了超市,我們在推車上給他專門放了一個購物籃,并把十塊錢遞到他手里。風風開始認真地在里面搜索他要的東西,每次拿起一件時總會小心翼翼地問一下爸爸“我的錢夠不夠?”大件的當然不夠,他就帶著遺憾把它放下來,接著找。
每往籃子里放一樣東西,他就會問一下:“我的錢夠不夠?”如果還夠就放進籃里,不夠他就會非常嚴肅地比較一下手中的東西哪個更想要,把更想要的留下,另外的再放回原處。開始時他會花光手里的錢,慢慢的,錢開始有節(jié)余了,再到后來,他就直接把錢存起來了。
有次轉(zhuǎn)完超市,他的籃里一共三樣東西,一套橡皮泥,一袋糖和一瓶飲料。結(jié)賬時是13.5元,超了??粗掷锏氖X,風風把求助的眼睛望向我們,我們無動于衷。
風風咬咬牙,把飲料拿了出來。9.5元。正好控制在目標范圍之內(nèi)。出來后問他為什么留下糖,他神秘地說:“帶著去滑冰呀,分給那幾個姐姐吃!”他還知道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呢!
這樣堅持了不到一年,他就掌握了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甚至還自學了小數(shù)點的使用,知道超過十毛就要進位到一塊了。而我們并不是整天都逛超市,他省了不少錢,最后這些錢給他換來了他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