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天都要安排時間與孩子親近

上班族媽媽的教子寶典 作者:(韓)林明南


第一,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樹立自己的原則。

盡管這一點對每對父母而言均是應做之事,但繁忙的上班族媽媽尤應明確樹立自己的育兒原則,并對此加以持續(xù)堅持。舉例說明,即使某日媽媽下班較晚,也一定要讓孩子在10點之前入睡,起床時間也不能隨孩子當天的身體狀態(tài)及當時情況而放任自流,要明確定下一個固定時間,如以7至8點起床為限,以便于全家人一同吃早餐等,借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具有規(guī)律性的生活習慣。家人之間的紐帶也就是通過這種最為平常的生活習慣,隨著時間積累而越系越緊的。

第二,每天抽出專屬于孩子的半小時時間。

與孩子相處時間較少的上班族媽媽最好另行安排專屬于孩子的時間。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時時間與孩子一同踢球或摔跤等,進行一些存在身體接觸的游戲,或是陪同他們一起讀書也可。其實,媽媽沒有必要刻意為延長相處時間而費心,只要在陪伴孩子玩游戲時,能夠進入將聒噪的電話鈴聲當做耳旁風那般的忘我狀態(tài),那么,媽媽完全可以在半小時的時間內(nèi)賦予孩子24小時均在其身邊的充實感。

第三,與孩子一起制作“想做的事”目錄。

上班族媽媽大多情況下都會受到時間的制約,因此,為了使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變得更具效率性,媽媽有必要將孩子平時想做之事一一記錄下來,并逐一助其實現(xiàn)。如此一來,媽媽就不必每次都冥思苦想該同孩子玩些什么,哪些是孩子想做之事,哪些事情能夠提高孩子的滿意度等,同時,也可了解到孩子對于什么事情較為關心,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步入正軌。不過,在制作目錄時,一定要對孩子希望同媽媽共同完成的事情做出優(yōu)先考慮。

第四,具體、形象地表達媽媽的愛。

即使父母對孩子的愛再深,如若無法將其表達出來,那么孩子也是無法感受到的。尤其是對于與孩子分開時間較長的上班族媽媽而言,隨時隨地令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其意義非常重要。例如,上班前簡單地留下一個便條,告訴孩子媽媽愛他,或是工作時抽出空閑時間給孩子打一通電話,使孩子每時每刻都能確認媽媽對于自己的愛。

第五,要對孩子關心之事了如指掌。

為了了解孩子對于什么事情關注度較高,上班族媽媽要與和孩子相處時間相對較長的奶奶、保姆或老師做好溝通。只有當媽媽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時,才有可能對孩子的行為、性格、人際關系等,做出正確的理解以及客觀的判斷。

第六,與孩子的老師保持良好關系。

為了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并教育孩子,媽媽要與孩子在學校、幼兒園、學習班的老師建立良好關系,并隨時征求他們的意見。擁有數(shù)年教學指導經(jīng)驗的老師可以相對客觀地指出,我們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存在哪些不同之處,具有哪些優(yōu)缺點,應該在哪些方面挖掘培養(yǎng)其潛質,如何彌補完善存在的不足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