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一個人的戰(zhàn)場(11)

潛伏歸來 作者:鳳凰衛(wèi)視出版中心


陳曉楠:成了一個農(nóng)民了。

劉青石:比農(nóng)民還厲害,我插秧八個小時能插一畝二。

陳曉楠:那時候心里后悔回來嗎?

劉青石:不后悔。我沒有做過違背良心的事,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對得起黨,對得起自己的信仰。我問心無愧,有什么好后悔的呢?五年過去了,劉青石沒有等來臺灣的解放,卻意外地等來了由組織交給他的一封妻子輾轉(zhuǎn)寄來的信件。妻子在信中訴說了一個人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艱難和希望和他早日見面的心情。劉青石捧著妻子的來信看了好幾遍,夫妻之情、父女之情在心中糾結(jié),然而出于安全考慮,他不能給妻子回信,這封信也被他扔掉了。

對于臺灣的親人,劉青石只能做一個活“死人”。而在農(nóng)場,他又是一個因為保密的責(zé)任,不能暴露自己的歷史,沒有一個朋友,身份不明的人。劉青石時常覺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在臺灣那個荒涼的墓地潛伏的歲月,陪伴他的只有漫無邊際的孤獨。

劉青石:太苦悶的時候我就馬上去勞動,哪怕是夜里也這樣。有時候晚上睡不著就跑出來去跑跑步。白天的時候參加勞動,累了一睡就算完了。反正不能讓自己靜下來,靜下來就壞了。有一次斗爭會,有一個干部站起來說你是蔣介石什么什么爪牙,我說你是什么玩意兒,你懷疑我我還懷疑你呢!就被拉進去批斗了。斗是斗啊,可是我挺高興的,因為有發(fā)泄的地方,要不然神經(jīng)會錯亂的。雖然被批斗,但我好像又活過來了,人家看著我好像挺可憐的,但是我還望著他們,挺著胸,好像挺英雄似的。

在農(nóng)場勞動了22 年后,已經(jīng)56 歲的劉青石被安排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校當(dāng)上了一名日語教師。1979 年的一天,他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四哥從日本托人寄來的信。從信中他得知了妻子還活著,兩個孩子在美國的消息。劉青石大喜過望,迫切希望能夠見到妻子,向她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深的歉意。劉青石的兩個孩子把母親從臺灣接到了美國,安排兩個老人在美國見

面,劉青石開始馬不停蹄地辦理簽證。然而妻子得知劉青石在大陸的情況之后,給劉青石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不認識劉青石這個人。妻子的來信,把劉青石對久別重逢的種種美好想象都擊得粉碎。沒有等劉青石到達美國,妻子就返回了臺灣。劉青石和兩個孩子相隔30 年后的相見,也沒有太多久別重逢的激動。

劉青石:妻子是這樣的反應(yīng)我也理解。在臺灣大家都覺得我是個危險人物。1992 年的時候,我從香港坐飛機回臺灣給父母掃墓,這是我36 年來第一次回臺灣,我哥哥什么的所有家屬都在機場排隊等著。結(jié)果我坐的班機延誤了,聽到喇叭消息說班機延誤,他們以為是我又被抓了,大家一個個都跑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