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民族精神所在(2)

中國文化的命運 作者:梁漱溟


此和諧之點,即清明安和之心,即理性。一切生物均限于“有對”之中,惟人類則以“有對”超進于“無對”。清明也,和諧也,皆得之于此。果然有見于此,自爾無疑。若其無見,尋求不到。蓋清明不清明,和諧不和諧,都是生命自身的事。在人自見自知,自證自信,一尋求便向外去。而生命卻不在外。今日科學(xué)家的方法,總無非本于生物有對態(tài)度向外尋求,止于看見生命的一些影子,而且偏于機械一面。和諧看不到,問題卻看到了。其實,人絕不是不成問題。說問題都出在人身上,這話并沒有錯。但要曉得,問題在人,問題之解決仍在人自己,不能外求;不信賴人,又怎樣 信賴神嗎 信賴國家嗎 或信賴……嗎 西洋人如此;中國人不如此。

孔子態(tài)度平實,所以不表樂觀(不倡言性善),惟處處教人用心回省(見前引錄《論語》各條),即自己訴諸理性。孟子態(tài)度軒豁直抉出理性以示人。其所謂“心之官則思”,所謂“從其大體……從其小體”,所謂“先立乎其大者,則小者不能奪”,豈非皆明白指出心思作用要超于官體作用之上,勿為所掩蔽。其“理義悅心,芻豢悅口”之喻,及“怵隱”“惻隱”等說,更從心思作用之情的一面,直指理性之所在。最后則說,“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何等斬截了當(dāng),使人當(dāng)下豁然無疑。

日本學(xué)者五來欣造說:在儒家,我們可以看見理性的勝利。儒家所尊崇的不是天,不是神,不是君主,不是國家權(quán)力,并且亦不是多數(shù)人民。只有將這一些(天、神、君、國、多數(shù)),當(dāng)作理性之一個代名詞用時,儒家才尊崇它。這話是不錯的。儒家假如亦有其主義的話,推想應(yīng)當(dāng)就是“理性至上主義”。

就在儒家領(lǐng)導(dǎo)之下,二千多年間,中國人養(yǎng)成一種社會風(fēng)尚,或民族精神,除最近數(shù)十年浸浸澌滅,今已不易得見外,過去中國人的生存,及其民族生命之開拓,胥賴于此。這種精神,分析言之,約有兩點:一為向上之心強,一為相與之情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