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以道德代宗教(1)

中國文化的命運 作者:梁漱溟


八 中國以道德代宗教

孔子并沒有排斥或批評宗教(這是在當時不免為愚笨之舉的),但他實是宗教最有力的敵人,因他專從啟發(fā)人類的理性作功夫。中國經書在世界一切所有各古代經典中,具有誰莫與比的開明氣息,最少不近理的神話與迷信。這或者它原來就不多,或者由于孔子的刪訂。這樣,就使得中國人頭腦少了許多障蔽。從《論語》一書,我們更可見孔門的教法,一面極力避免宗教之迷信與獨斷(Dogma),而一面務為理性之啟發(fā)。除上舉宰我,子貢二事例外,其他處處亦無非指點人用心回省。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己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省不咎,夫何憂何懼。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