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人,學者、企業(yè)家、作家或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凡被稱為一流人才的人都非常謙虛。
那些在其領域被認為是權威或是泰斗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是值得驕傲的,而總是說“我還差得很遠”,他們也絕對不會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成績。每當聽到這種謙虛謹慎的言語,將其銘記在心時,我意識到自身的渺小,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老子》中有句著名的“上善若水”?!吧仙啤笔亲罡叩纳婢辰?,像水一樣。
水總是流向更低的地方,也就不會和其他事物產(chǎn)生競爭。老子教導我們,水具有置身于低處的謙虛和隨意變換形狀的靈性,這是人類生存的最高境界。
達到頂級水平的人,正是因為謙虛才能常常自我反省,始終能夠在人格素養(yǎng)上得到更深更大的發(fā)展。
那么,這種謙虛從何而來呢?我認為,謙虛源于以下兩點。
第一個來源是“感恩的精神”。
感恩的精神不是認為 “自己只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而是源于“正是因為受到水、空氣和太陽的恩惠,大自然的恩惠,有緣相識的各種各樣的人的恩惠,自己才得以生存”,也就是“謙虛恭敬地、深深地感謝”的精神。并不是以“有什么好處”為條件的感謝,而是“感恩能像現(xiàn)在這樣活著”的無條件的、最高境界的感謝。擁有這種精神的人,無論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都不會自大地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而認為這是自己的任務和使命,是一種“受到諸多恩惠和照顧才能走到這一步;能完成這樣的任務真是三生有幸;我一定要盡自己所能,更多地回報社會”的心態(tài)。這樣一來,意識里就不會有競爭對手的存在了,即使到達了最高境界也不會因自我滿足而停滯不前。有這種心態(tài)的人,無論取得多么偉大的成就都在情理之中。
第二個來源就是“真正的自信”。
我們對自己沒有自信的時候,才會用才能、地位、成績等來掩飾和武裝自己。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是不行的,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才會搜集列舉種種的證據(jù)來證明自己。久而久之就會把這些條件、證據(jù)(才能、地位、成績)與自己等同。也就是把本來作為主體的自己(自己之所以是自己的證據(jù))依附在才能、地位、成績這些條件上。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拼命地去獲得才能、地位和成績,一旦獲得了,就會產(chǎn)生“我成為了不起的人了”的錯誤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有了“只有有了才能、地位和成績,自己才是有價值的”這種想法,就會去瞧不起那些還沒有擁有這些東西的人,成為不懂謙遜且傲慢的人。
一方面,擁有真正自信的人會認為“即使不依賴于才能、地位和成績,作為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個體”,所以就不會把自己與這些條件等同。即使成功以后獲得才能、地位和成績也不會有“我變的偉大了”的錯誤想法,而是覺得“接受了許多的恩惠”,心中充滿了感恩之情。正是有了真正的自信,才會給別人謙虛而不卑躬屈膝,彬彬有禮且散發(fā)人性的光輝印象。
南丁格爾曾經(jīng)在書信中寫道:“人在得到贊賞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另外《菜根譚》中也出現(xiàn)了“處順境內(nèi),眼前盡兵勿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之類的忠告,告誡人們“越是處于順境就越不能忘記謹慎行事”。當我們從周遭得到很高評價時,會容易喪失謙虛的態(tài)度。這一點請一定要銘記于心。
另一方面,面對人生中的重大困難,才真正是讓我們變得謙虛的好機會。它讓我們明白了處于順境時應該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情,深刻反省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獲得更大的發(fā)展。只有處于順境時保持謙虛,才能在遭遇困境時也處變不驚。以實踐這種生活態(tài)度為前提,我們就能成為一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