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2)

畢業(yè)不失業(yè)職業(yè)生涯步步高 作者:趙培勇


當然,與此相對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有的人起點并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么好得不得了的專業(yè),甚至根本也看不出其是一只潛力股的種種跡象。但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正確的職業(yè)發(fā)展之路,幾年之后,他們在各自的職場中干得風生水起,堪稱翹楚,其職場上的價值也遠遠超過很多當年資質甚高的人。我認識的一位財務總監(jiān)想當年也只不過是??飘厴I(yè),但在十多年的財務生涯中,從出納、會計、主管會計到財務經理,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踏實實,不少和他同齡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極少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少拿著高薪的人士,其中也不乏低學歷的人,但他們在一個領域中辛勤耕耘數載而最終成為這個領域的專精之士,從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較高的職場地位以及與他們價值相匹配的薪酬。

各種有趣的職場現象還有很多……

有的人進了國有企業(yè),進了政府機關,沒有得到太大的發(fā)展,一直非常矛盾痛苦。想離開吧,又不愿失去既得利益,轉換成本越來越大;勉強得來一官半職,也感覺沒有多大意思。始終處在去與留的矛盾當中,一直煎熬在是否背水一戰(zhàn)的抉擇中,年輕的激情在無聊的事務中慢慢消磨,以致終有一天發(fā)現自己只有抱怨的氣力和能力了……

也有的人盲目地相信考證和考研,希望借助證書和學歷增加自己在職場中的籌碼;有人成功了,為數不少的人卻越讀越窮,所獲得的薪酬遠遠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我面試過不少MBA和海歸,感覺最終獲得和他們的投資相匹配的回報的人為數不多,當然這當中包含了個人的綜合素質欠缺等方面的因素。在我眼里,考證或者考研并不能讓所有的信徒得道成仙,因人而異,因材施“考”-盡信“考”,不如無“考”。

再比如,我們身邊總有一種人,從一開始工作就抱怨不斷卻委曲求全。他們或者從一開始就沒有為自己的職業(yè)做過規(guī)劃,要么只進行過短期的職業(yè)培訓,等有了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之后就“適可而止”,任由無聊和無奈一天天侵蝕自己日漸衰老的心靈。

根據我的經驗和觀察,有太多的人不了解如何去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包括不少讀過職業(yè)生涯方面的書籍的人。接觸到不少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們對這樣的問題更是全然沒有概念,甚至我看到有的人30歲了還在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感到迷茫,而且看趨勢還要繼續(xù)迷茫下去。究其原因關鍵是功力太淺,僅僅囿于職業(yè)來考慮職業(yè),沒有能夠從更高的高度上來考慮這樣的問題;而目前所謂的職業(yè)生涯指南的書也大都為學者所作,理論性有余,實踐性不足,用以促進思考或許還有點幫助,用來指導實踐則全無所獲。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近來我一直考慮怎么樣將自己對于職業(yè)生涯的經驗和觀點能夠系統(tǒng)的表達出來,以期能夠對這方面的問題感到困惑的朋友有所幫助。

事實上,只要我們擁有了一定的理念和技巧,我們完全可以使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不斷增值,一步步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境界。作為一個資深的職業(yè)經理人,我愿意把自己來自于職業(yè)實踐的職業(yè)生涯感悟和大家做一次深度分享,相信會對很多朋友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