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肌 肉(1)

從頭到腳談養(yǎng)生 作者:薛慧


     
   “肌”、“肉”不同義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說到“肌肉”這個詞,那么從根本上來講“肌”和“肉”是一個意思嗎?徐文兵先生同樣在《字里藏醫(yī)》做出了闡述,他認為“肌”、“肉”是近義詞,而不是同義詞。他引用了《黃帝內(nèi)經(jīng)》開篇《上古天真論》中的一段話: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這里提到“肌肉若一”、“肌”和“肉”好像都合為一體,這就說明,“肌”、“肉”本身并非一體,是有區(qū)別的。
  
  相對來說,“肉”的內(nèi)涵還要廣泛一些,不僅指動物的肌肉組織,也泛指蔬菜、瓜果、初生樹木的皮下肥厚的纖維組織,我們經(jīng)常說的“果肉”就是這個意思。除此以外,“肉”還做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質(zhì)地柔軟,性情柔順,行為懦弱,做事猶豫不決、拖泥帶水,比如“肉瓤兒的西瓜”、“這個人真肉”等。
  
  明白了“肉”的這層含義,就不難理解“肌”和“肉”的區(qū)別了。簡單來說,肌就是繃緊、剛硬、發(fā)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軟的肌。
  
  現(xiàn)代人都認為肌肉是力量和美的象征,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參加一些健美運動,特別是在國外,有人還會進行特殊飲食甚至服用藥物,為的就是練出一身“疙瘩肉”。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在傷害身體。這些人即便是在身體休息、睡眠的時候,肌肉也是僵硬緊繃的,難以放松,這樣長期、過度地使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就會導(dǎo)致柔軟的肉先是成為繃緊的肌,久之僵硬,進而出現(xiàn)纖維化、條索狀,嚴重的還會壓迫神經(jīng)、牽引關(guān)節(jié)。人若總是處于這種緊張狀態(tài),也會影響心理、情緒、精神,出現(xiàn)緊張、焦慮、失眠,甚至加速死亡、衰老。所以,千萬不要為了好看而盲目地去進行一些鍛煉。肌肉的形成是長期鍛煉的結(jié)果,要想讓自己的身體結(jié)實一點,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天長日久地堅持下去,慢慢就會有效果。不要去追求什么“疙瘩肉”,更不要為了一身“疙瘩肉”去嘗試特殊飲食或者服用藥物,這都無異于慢性自殺。
  
   肌肉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
  
  肌肉是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支撐人體、協(xié)調(diào)人體動作的作用。人體的肌肉有三種:長在骨骼上的骨骼肌、分布在內(nèi)臟組織上的平滑肌和組成心臟的心肌。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都是在這些肌肉的收縮中完成的。如果肌肉壞死或者發(fā)生萎縮,人的活動就會受限。
  
  肌肉還能保護人體的健康。人在生病時,如果外界能量供應(yīng)不足,肌肉就可以充當儲備量的角色,人體可以通過分解肌肉中的蛋白來提供機體運轉(zhuǎn)所需要的能量。所以,當人生病時,肌肉越多,戰(zhàn)勝疾病也就越容易。而且,一般來說,肌肉越多的人,身體也越健康強壯,患病的幾率也相應(yīng)減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