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也就是神闕,這是我們每個人與母親的聯(lián)系,更與女性生命的溫暖和后天安全感有關,它象征著內向和直覺的生活。
這條臍帶,雖然早已被剪斷了,但生命的來源還存在著,從象征的意義來說,它的一端還連著我們的傳統(tǒng),而當美女們都把肚臍露出來的時候,也就實實在在地跟傳統(tǒng)決裂或是背離了。雖然行為上這樣背離了,但身體還是記得的,因為幾千年都沒這么露過,五臟六腑都在那里,中央脾土位置還是沒變,所以,它們便以各種病痛善意地提醒,畏寒怕冷,肚腹疼痛,反胃呃逆,心跳變慢、血壓降低,消化不良,濕重肥胖,不孕或是流產(chǎn),甚至性格乖戾、長舌婦,等等的都是。
師父將美女露臍和穿超短裙產(chǎn)生的病列出了幾十種,只要是這一類的病,他都差不多不想給人治,他每次雖然說得輕描淡寫的,但我知道他內心的痛苦,有一次,他幾乎是充滿抒情地給我說起新一代美女們的“冰冷”:她們身體全都冷了,冷就只能把自己緊緊抱住,本能啊,這樣動不動抱成一團的人,你還指望她們惜疼別人?愛自己都愛不過來了。還有最讓人心情不好的就是這樣下去你老運氣不好,因為你心冷,手冷,哪有足夠的活力去長期堅持做一件事呢,這樣世俗的成功也會離你越來越遠,其實一個人的活力不是靠短暫的爆發(fā)裝出來的,也不是在臉上搽點腮紅就是氣色好了,真正的活力與能量來自我們的心氣與腎氣。
我們在不懂事的時候追星,說某女明星多酷,多冷艷,其實,這都是病態(tài)的,是她的身體已冰成一團了,這種美是管不了多久的,這種冷美人的命運不可能有多好。
師父簡單地把這些毛病都歸結為身體的冷,還因為他的治療特色重視養(yǎng)陽。
我自己現(xiàn)在是深深地服膺于養(yǎng)陽的理論。在懂得養(yǎng)陽之前,我也是跟今天的大小美女們沒什么兩樣地胡亂生活,沒日沒夜地蹦迪、泡吧、K歌,把身體不當數(shù),根本沒有記起身體會有病這回事,直到手腳冰涼,臉色發(fā)青,夜夜失眠,長期便秘了,這才知道點愛惜。剛畢業(yè)時,有一次回家,奶奶見我病得不輕,就說這女娃陽氣不足,我去給你弄點附子燉羊肉。我說什么是附子啊?奶奶這才說到我的祖上的醫(yī)生,原來就有擅用附子的“曾火神”,當年的名氣那可是大得很,也因此家族里幾代人都學醫(yī),其中有兩代人先后從德國、丹麥讀完醫(yī)學博士回國,到今天,還有后人在成都名醫(yī)館坐診。也就是因為這個家族淵源,我小時候一有病,不管多輕多重,全都是立即送成都最好的華西醫(yī)科大學,去打針輸液。我現(xiàn)在當然知道,我身體素來柔弱,都跟從小過多地使用抗生素和輸液有關。
其實,年輕的女性病都大同小異,差別出在你選擇了什么樣的治療,一般來說,只要是損傷陽氣的治法都是值得懷疑的。
我自己學中醫(yī),也是機緣巧合,從時髦的女性職場辭職后,我因為身體的原因,到處看病已失去耐心,就學著自己來調養(yǎng)身體,這之后的經(jīng)歷基本都不出醫(yī)學與營養(yǎng)學的范疇,到北京《健康與美容》雜志做了四年的編輯部主任,這之后又辭職開始遍訪全國各地名醫(yī),然后開始跟師學習,曾在成都跟從有“盧火神”之稱的盧崇漢教授兩年,我不算他的弟子,但我每周都去他看病的那個門診部,找他看病,向他請教各種問題,看他開方子,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病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得到改善。就在那間診所,我見識到了盧火神是怎么把一個瀕臨死亡的小女孩拉了回來,一個白血病患者是怎么得到了康復,還有一個牛皮癬患者神奇般地變美了。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他治病沒效,看一兩次就走了。可是,我雖不是他的弟子,但我看懂了,盧火神治病,急的話先治其標,但只要病情穩(wěn)定了,他幾乎不再關心你說這里痛那里不舒服,而是,他都走固本培元的路子,也就是扶陽,把你身體的陽氣扶起來,讓你的身體自己去驅除那些病痛。而要把陽氣調好,可是要管一輩子的,所以,他看病三個月都可能沒有什么顯效,但只要陽氣起來了,一身正氣起來了,那就是真的好了,而且是一輩子都可能就好了。我從這件事悟出了當病人也要會當,要會看病,不是自己會看病,而是要學會怎么去看醫(yī)生,你要有基本常識,會辨別自己的病,適合什么樣的醫(yī)生,治到一定程度,還要會辨別到底有效沒有。
圖七:瘦骨病美人
這條臍帶,雖然早已被剪斷了,但生命的來源還存在著,從象征的意義來說,它的一端還連著我們的傳統(tǒng),而當美女們都把肚臍露出來的時候,也就實實在在地跟傳統(tǒng)決裂或是背離了。雖然行為上這樣背離了,但身體還是記得的,因為幾千年都沒這么露過,五臟六腑都在那里,中央脾土位置還是沒變,所以,它們便以各種病痛善意地提醒,畏寒怕冷,肚腹疼痛,反胃呃逆,心跳變慢、血壓降低,消化不良,濕重肥胖,不孕或是流產(chǎn),甚至性格乖戾、長舌婦,等等的都是。
師父將美女露臍和穿超短裙產(chǎn)生的病列出了幾十種,只要是這一類的病,他都差不多不想給人治,他每次雖然說得輕描淡寫的,但我知道他內心的痛苦,有一次,他幾乎是充滿抒情地給我說起新一代美女們的“冰冷”:她們身體全都冷了,冷就只能把自己緊緊抱住,本能啊,這樣動不動抱成一團的人,你還指望她們惜疼別人?愛自己都愛不過來了。還有最讓人心情不好的就是這樣下去你老運氣不好,因為你心冷,手冷,哪有足夠的活力去長期堅持做一件事呢,這樣世俗的成功也會離你越來越遠,其實一個人的活力不是靠短暫的爆發(fā)裝出來的,也不是在臉上搽點腮紅就是氣色好了,真正的活力與能量來自我們的心氣與腎氣。
我們在不懂事的時候追星,說某女明星多酷,多冷艷,其實,這都是病態(tài)的,是她的身體已冰成一團了,這種美是管不了多久的,這種冷美人的命運不可能有多好。
師父簡單地把這些毛病都歸結為身體的冷,還因為他的治療特色重視養(yǎng)陽。
我自己現(xiàn)在是深深地服膺于養(yǎng)陽的理論。在懂得養(yǎng)陽之前,我也是跟今天的大小美女們沒什么兩樣地胡亂生活,沒日沒夜地蹦迪、泡吧、K歌,把身體不當數(shù),根本沒有記起身體會有病這回事,直到手腳冰涼,臉色發(fā)青,夜夜失眠,長期便秘了,這才知道點愛惜。剛畢業(yè)時,有一次回家,奶奶見我病得不輕,就說這女娃陽氣不足,我去給你弄點附子燉羊肉。我說什么是附子啊?奶奶這才說到我的祖上的醫(yī)生,原來就有擅用附子的“曾火神”,當年的名氣那可是大得很,也因此家族里幾代人都學醫(yī),其中有兩代人先后從德國、丹麥讀完醫(yī)學博士回國,到今天,還有后人在成都名醫(yī)館坐診。也就是因為這個家族淵源,我小時候一有病,不管多輕多重,全都是立即送成都最好的華西醫(yī)科大學,去打針輸液。我現(xiàn)在當然知道,我身體素來柔弱,都跟從小過多地使用抗生素和輸液有關。
其實,年輕的女性病都大同小異,差別出在你選擇了什么樣的治療,一般來說,只要是損傷陽氣的治法都是值得懷疑的。
我自己學中醫(yī),也是機緣巧合,從時髦的女性職場辭職后,我因為身體的原因,到處看病已失去耐心,就學著自己來調養(yǎng)身體,這之后的經(jīng)歷基本都不出醫(yī)學與營養(yǎng)學的范疇,到北京《健康與美容》雜志做了四年的編輯部主任,這之后又辭職開始遍訪全國各地名醫(yī),然后開始跟師學習,曾在成都跟從有“盧火神”之稱的盧崇漢教授兩年,我不算他的弟子,但我每周都去他看病的那個門診部,找他看病,向他請教各種問題,看他開方子,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病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得到改善。就在那間診所,我見識到了盧火神是怎么把一個瀕臨死亡的小女孩拉了回來,一個白血病患者是怎么得到了康復,還有一個牛皮癬患者神奇般地變美了。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他治病沒效,看一兩次就走了。可是,我雖不是他的弟子,但我看懂了,盧火神治病,急的話先治其標,但只要病情穩(wěn)定了,他幾乎不再關心你說這里痛那里不舒服,而是,他都走固本培元的路子,也就是扶陽,把你身體的陽氣扶起來,讓你的身體自己去驅除那些病痛。而要把陽氣調好,可是要管一輩子的,所以,他看病三個月都可能沒有什么顯效,但只要陽氣起來了,一身正氣起來了,那就是真的好了,而且是一輩子都可能就好了。我從這件事悟出了當病人也要會當,要會看病,不是自己會看病,而是要學會怎么去看醫(yī)生,你要有基本常識,會辨別自己的病,適合什么樣的醫(yī)生,治到一定程度,還要會辨別到底有效沒有。
圖七:瘦骨病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