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李玉奇(3)

大國醫(yī) 作者:王耀堂


  土豆在歐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稱號(hào)。中醫(yī)認(rèn)為土豆具有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的功效,可輔助治療習(xí)慣性便秘、慢性胃痛、皮膚濕疹等癥。如果要治療胃病,可把土豆切碎與大米同煮成土豆粥。但要注意的是,盡量不吃油炸土豆,皮色發(fā)青或發(fā)芽的土豆不能吃,以防龍葵素中毒。
  
  下面介紹一款巧治胃潰瘍的土豆蜂蜜膏。
  
  【材料】土豆100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土豆洗凈,用攪肉機(jī)攪爛,用潔凈紗布包之?dāng)D汁;放入鍋內(nèi)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當(dāng)熬至黏稠狀時(shí),加入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攪拌,再以文火煎成膏狀,冷卻后待用。
  
  【吃法】空腹時(shí)服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20天為1個(gè)療程。
  
  【功效】適用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癥。食用過程中忌食辣椒、蔥、蒜、酒等刺激性食物。
  
  萎縮性胃炎不用愁,胃醒飲為你解煩憂
  
  大師手記
  
  以癰論治是本人治療萎縮性胃炎學(xué)術(shù)思想的體現(xiàn)。治本從病而治,治標(biāo)從證而治。治本扶正補(bǔ)脾,去腐生新,治標(biāo)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摘自《萎縮性胃炎以癰論治與研究》
  
  國醫(yī)釋讀
  
  李玉奇先生曾說:“胃癰之為病,乃胃陽之氣不得宣發(fā)而受遏抑,所謂胃陽遏抑亦可視為胃之表證,即寒氣隔陽;胃的里證乃熱聚于胃口,故萎縮性胃炎是因脾胃俱病而出現(xiàn)的寒熱交錯(cuò)誘發(fā)的瘤癰。”其中“癰”是中醫(yī)對感染和熱毒引起的發(fā)炎和化膿性疾病的總稱。中醫(yī)治療癰的方法是“清熱解毒”,很多清熱解毒的中藥都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李玉奇先生提出的“以癰論治”,核心是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胃炎,從而達(dá)到“治本扶正,去腐生新”的效果。
  
  李玉奇先生針對胃癰,給出了胃醒飲的處方:
  
  【組成】黃芪20克,白術(shù)15克,茯苓20克,薏仁米20克,白斂15克,文蛤15克,羊角屑15克,蠶沙15克,丹參20克,三棱15克,莪術(shù)15克,黨參40克。
  
  【用法】水煎服。
  
  其針對的癥狀是:形體消瘦,面色灰垢無華,唇干板齒燥,脈來弦實(shí)有力。舌質(zhì)絳全無苔,舌面稍有津液覆被。精神委靡不振,倦怠無力,食少納呆,胃脘隱隱作痛,時(shí)有脹悶感,輕微欲嘔,口干咽干,口干欲飲但不欲咽下,大便偏秘結(jié),體重劇減。此方可扶正固本,理脾益胃,救陰和血,去腐生新。
  
  健康回音壁
  
  李玉奇先生在多年治療萎縮性胃炎過程中,針對病人的飲食反映出來的癥狀,進(jìn)行細(xì)心觀察,總結(jié)出一套比較完整的宜忌食譜。其內(nèi)容如下:
  
  1.主食
  
  應(yīng)以米飯為主(大米、小米、玉米),如喜歡吃面食,可吃餅、面條、面包以及其他不加堿的面食品。不宜吃黏米類食品(如油炸糕、粽子等),不宜吃酸菜餡餃子。
  
  2.蔬菜
  
  推薦常吃木耳、土豆、茄子、西紅柿、白菜、藕、筍、蘿卜、冬瓜、黃瓜、嫩絲瓜、菜花、石花菜、洋蔥、芹菜、胡荽、粉條、綠豆芽、芋頭、豆豉等。
  
  不宜常吃菠菜、蕓豆、海菜、漬菜(酸菜)、韭菜等。
  
  禁食醉蟹、青椒、辣椒面、大蒜、黃豆芽。
  
  3.肉蛋類
  
  推薦常吃豬肉、羊肉、牛肉、魚肉、鴨肉及各種蛋類。
  
  不宜吃驢肉、馬肉、香腸、火腿、狗肉、雞肉、蛇肉、臘肉、豬頭肉以及一切腐敗變質(zhì)的肉類。
  
  4.水果
  
  推薦食用橘子、山楂、白梨。
  
  少吃香蕉(便秘食之、便溏禁食)、蘋果、杏。
  
  當(dāng)然,除了以上飯桌上的食物外,李老也推薦我們平時(shí)多吃口嚼小食品,如陳皮梅、鹽檳榔、香橄欖、榧子、桂圓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