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張燦玾(2)

大國醫(yī) 作者:王耀堂


  如果經(jīng)上述急救,癥狀未見好轉(zhuǎn),或中毒較重者,應(yīng)盡快送醫(yī)院救治。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小貼士
  
  關(guān)于制作地漿水,現(xiàn)代依然采用《金匱要略》中的方法,只不過稍加改變,即掘地三尺左右,在黃土層里注入新汲的水,然后攪渾,等澄清后把水取出來即可。
  
  皮膚瘙癢,用苦參湯加豬膽汁涂抹
  
  大師手記
  
  吾鄉(xiāng)野外苦參甚多,常取鮮者煎濃汁,加豬膽汁,用以治疥癬、皮膚癢疹或中濕熱毒氣皮膚瘙癢者,甚效。
  
  ——摘自《碥石集(第五集)》
  
  國醫(yī)釋讀
  
  張燦玾教授擅長古方的運用,尤其是一些單方、土方,他往往能在原方的基礎(chǔ)上加以改進,使其效果更加顯著。對于苦參湯的應(yīng)用便是如此。在《金匱要略》第三篇,便有關(guān)于苦參湯治孤惑病的記載:“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痹诖嘶A(chǔ)上,張教授用鮮苦參煎濃汁,再加豬膽汁,用以治疥癬、皮膚癢疹或中濕熱毒氣皮膚瘙癢,效果非常好。
  
  有一年夏天,張教授回到山東老家,鄰居家有個女孩,在新疆患了過敏性癢疹,中西醫(yī)治療了一個多月,沒有什么效果,一定要回山東治。經(jīng)詢問,張教授得知她10多年前曾經(jīng)患下肢瘙癢,由張教授所傳的苦參湯加豬膽汁涂抹的方法治愈。不過,這一次病情較重,全身都發(fā)癢,而且癢得厲害,并有輕度水腫,因此,又加上了涼血散風法,方才治愈。
  
  健康回音壁
  
  任何疾病都從生活中來,自然也可以從生活中加以調(diào)節(jié)。皮膚瘙癢癥患者,在生活中須注意以下幾點:
  
  1.生活規(guī)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
  
  2.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內(nèi)衣以棉織品為宜,應(yīng)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3.精神放松,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fā)因素。
  
  4.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5.全身性瘙癢患者應(yīng)注意減少洗澡次數(shù),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
  
  張氏遺精方,便宜小藥也能大補
  
  大師手記
  
  本方(遺精方)用茯苓之開泄,且入心寧神,加五倍子之固澀閉闔,且入腎經(jīng)斂浮火,正可以應(yīng)腎臟動靜開闔之機、心腎交通之制。此方妙在茯苓之用,不單取其寧神之效,且有補腎之功。補腎不獨地黃、鹿茸之類,茯苓利水滲濕,有助腎司水液之功,亦為補也。
  
  ——摘自《名老中醫(yī)驗方集》
  
  國醫(yī)釋讀
  
  遺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現(xiàn)象,有生理性與病理性的不同,其中有夢而遺者名為“夢遺”,無夢而遺,甚至清醒時精液自行滑出者為“滑精”。一般,病理性的遺精多由腎虛精關(guān)不固,或心腎不交、濕熱下注所致。
  
  古代有許多治療遺精的驗方,療效都很好,但價格一般比較貴,屬于大補之藥。張燦玾教授獨辟蹊徑,取五倍子、茯苓兩味價格便宜的藥進行組合,配成遺精方,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組成】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做法】上藥共研細末為丸或為散。
  
  【用法】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溫水送服。
  
  【功效】寧心補腎,利水固澀。
  
  【主治】遺精。
  
  張教授認為,補腎不止地黃、鹿茸之類,本方中的茯苓不僅有開泄之功,還有入心寧神之效,而五倍子可以固澀閉闔,且入腎經(jīng)斂浮火,正可以應(yīng)腎臟動靜開闔之機、心腎交通之制。另外,張教授還指出,服用此藥時應(yīng)忌辛辣之物,相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檗,虛甚者,再酌加補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