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補虛益損,青春常駐——何老談"中年進補"(1)

大國醫(yī)2 作者:王耀堂


大師手記

所謂進補,通俗地說,就是吃些補虛益損的藥物,它主要用來充實體內(nèi)的陰陽、氣、血、精、津等不足,調(diào)整或改善某些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通過扶助正氣的方法祛除病邪……中年人的進補,使得身體中保持一定健旺的精力,而使青春常駐。

——何任 摘自《何任臨床經(jīng)驗輯要》

養(yǎng)生館

中年是人生中最鼎盛的時期,同時也是壓力最大、精力耗損最嚴重的階段,很多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下出現(xiàn)了健康危機。為了恢復(fù)身體活力,有些人長期服用一些滋補藥物,不僅沒有強身健體,反而越補越虛,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大多是由于進補的方法不對。

何任教授指出:補藥不是萬能的,一般都有特定的適應(yīng)范圍和臨床指征,只有對癥下藥方能見功效,否則就會南轅北轍,損害身體健康。他認為,補益的方劑大體可以概括為補氣、補血、補陽、補陰四大類,其中補氣的方劑多由黃芪、人參(或黨參)、白術(shù)、甘草等組成;補血的方劑多由熟地、當歸、白芍、阿膠等組成;補陽的方劑多由鹿茸(或鹿角)、肉桂、蓯蓉、枸杞子等組成;補陰的方劑多由龜板、白芍、天冬、麥冬等組成。這種分類主要是根據(jù)補藥的作用加以分別,而在實際應(yīng)用中還有補益臟腑的各種類別,如丹參、遠志、茯神、柏子仁等養(yǎng)心,白術(shù)、茯苓、甘草等健脾,等等。在臨床上,何老常給需要進補的中年人推薦以下補方:

1.四君子湯(或丸)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或黨參)12克,炙甘草5克,茯苓9克,白術(shù)9克。

【用法】原方各藥等分,為粗末,水煎服,每服6克,每日1劑;或做丸劑,每日2次,每次6~9克(何氏用法)。

【功效】本方為補氣方,具有益氣、健脾、和中的功效。凡脾胃虛弱、氣虛不足、四肢無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脈軟弱無力均為適應(yīng)證,一般體質(zhì)虛弱、病后失調(diào)、言語氣促、胃腸功能減退、消化不良等都可服用。

【加減】本方加陳皮、制半夏、木香、砂仁、生姜,便是香砂六君子湯(丸),既有四君子湯補氣健脾的作用,還有開胃理氣的功能,為補氣健胃的成藥,市面上有售。每日2次,每次6~9克。

2.歸脾湯

【出處】《濟生方》

【組成】人參(或黨參)9克,黃芪9克,白術(shù)9克,茯神9克,酸棗仁9克,桂圓肉9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當歸9克,遠志6克,生姜3片,紅棗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分2次服。本方售有成藥,名歸脾丸,每日服2次,每次6~9克。

【功效】本方為補血方,具有補血養(yǎng)心、健脾益氣的功效。凡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思慮過度、神疲體倦、嗜臥食少、心悸怔忡、夜有盜汗、失眠健忘、多夢易驚、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苔薄白,以及婦女月經(jīng)超前、量多色淡、淋漓不止、大便出血等都可服用。婦女子宮功能性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神經(jīng)衰弱等屬于心脾兩虛者等,都可應(yīng)用本方。

3.六味地黃丸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熟地黃24克,山萸肉、干山藥各120克,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90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日2~3次,每次服6~9克,溫開水或淡鹽湯送服(本丸市售有成藥);或酌減用量,水煎服,名六味地黃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