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三國演義》所賜,京劇把曹操也塑造為一個大白臉,還有,看《三國演義》的人遠比看《資治通鑒》的多,所以人們一提到曹操,總的感覺是這個人不怎么樣。
不過,羅貫中太高看曹操了,無論前期的呂布、劉表、袁紹,還是后期的劉備、孫權,基本上沒有人聽曹操指揮。從歷史事實來看,曹操也沒有稱帝,最多只是魏王,反而是《三國演義》倍加稱頌的劉備率先自立為帝。
畢竟,歷史科學和歷史小說,不一樣。
小說,對與錯,善與惡,涇渭分明。因為,小說可以虛構,可以美化。
歷史,不行。因為,歷史是真實的。因為真實,所以殘酷。所有人物,無論忠奸,都是集功罪于一身。無罪者,同樣也不會有功。
曹操才出道的時候,正趕上董卓當政,也不容易。當時,黃河流域基本已經變成了屠宰場,不同的是,被屠殺的是蒼蒼蒸民。
186年,曹操為避免被董卓殺掉,“散家財,合義兵”,聚眾五千人起家,10年經營,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這之后的歷史,尤其是曹操曾說過一句“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至今仍被當做口實,被罵了兩千年。
實際情況是,董卓死后黃河流域經歷了近幾十年混戰(zhàn),終于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居民可以修養(yǎng)生息了。
曹操本是下層士族,靠武功起家,雖然迎漢獻帝,卻不可能拱手讓權。主政之后,他起用了大批寒門子弟,甚至“不拘微賤”,士族開始被排擠出權力中心。是啊,要是都用漢室舊臣,要不了多久曹操就得被人拉出去剁了。
曹操是否廢立漢獻帝,其實與士族個人理想并無多大關系,但和他們的飯碗卻有很大關系。雖然士族沒有膽子跟曹操死磕,但是,他們同樣希望靠近皇權中心,與其說士人擁戴漢室,毋寧說希望以此向曹操交換。當然,個把人表現有點過頭,被曹操拉出去砍了,也不是沒有。
小時候聽袁闊成講《三國演義》,經常聽到諸葛丞相屯田,實際上,屯田最成功的是曹丞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曹丞相在屯田過程中禁止士族兼并土地最為徹底。
屯田,是因為有流民。流民,即流離失所的人民。沒有任何牽掛,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過明天,一旦活不下去,就會成為亂民,也稱,農民起義。
漢末軍閥混戰(zhàn)之后,留下了大量荒地,而士族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耕種土地,他們同樣沒有足夠的農民。兵戈熄滅后,流民也希望安定下來,如果沒有一個強勢者給流民分配土地,荒地就會集中于士族之手,也就是所謂的“土地兼并”,這往往又是亂世之源。
曹操不希望這樣,屯田,有兩種方式,或招募流民耕種土地,或直接分給軍隊耕種,至于士族,一邊站。
在某種程度上,罵曹操的話應該反過來說,他才是真正的漢室功臣。
蜀、吳兩國也實行屯田政策,但是很不成功。因為,他們沒有禁止豪強兼并的土地?!度龂萘x》常常描寫百姓跟著皇叔劉備逃走,現在看,恐怕跟著皇叔逃命的不是百姓,是豪強。百姓不可能自備干糧陪皇叔一路逃到蜀漢,那得吃多少糧食啊,皇叔家也沒余糧啊。
三國鼎立之后,曹操以及后來的魏國并未鑄幣,一直使用五銖錢。
這倒不是因為他忙著出去砍劉備和孫權,主要是戰(zhàn)亂中人們都快餓死了,哪有剩余用于交換,既然有五銖錢就先湊合著用吧(是時不鑄錢既久,貨本不多,又更無增益)。三國期間,很多地方已經退化為自然經濟,但在曹魏統(tǒng)治地域,除了偶爾對付諸葛亮,還算太平,農耕恢復、貨物再次流通,甚至“通胡市”。
倒是備受稱贊的劉備,在蜀漢搞了一套復雜的貨幣系統(tǒng),無字小錢、半兩錢、五銖錢、貨泉、直百五銖(“直”字通“值”)……其中“直百五銖”是一種虛值貨幣,當一百枚五銖錢用,重量當然比一百枚五銖錢輕很多,以此作為搜刮手段,因此蜀地“物價翔涌”。
與曹操相比,諸葛亮也不是《三國演義》中那么神機妙算,現實中,他甚至有禍國殃民之嫌。魏、蜀、吳三國鼎力,蜀國最弱,從地勢上看也應該采取守勢,諸葛亮卻五次北伐(并非《三國演義》中所謂的“六出祈山”,五次北伐只有兩次出了祈山),耗盡了國力,本人也死于征途五丈原。
220年,曹操去世。
總結前輩經驗,其子曹丕終于在施政過程中承認了士族特權,開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即按照士族地位分配官位,并在經濟上予以優(yōu)待。曾經擁戴漢室的士族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曹丕順利成為皇帝。